我和眼前这座山深深地对视着。
眼前这座山名唤花果山,它的最高峰玉女峰是江苏省的最高地。我今天的目标,便是想去峰顶体验一把“一览众山小”的快感。正当我心潮澎湃之际,已不知不觉入了山。
一进山,扑面而来的清凉使我醒了神儿,恍惚间,又觉着有万缕轻柔的绿丝牵引着我,让我想更加深入,去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
山中的石径潮湿陡峭,须得一步一阶方能稳住身子。我便这样缓慢而平稳地踱向高处。愈行愈高,绿意也愈深沉。与山脚活泼俏皮的小树不同,山中的古树少了那份童稚的可爱,多了一份长者的沧桑,让我不禁肃然起敬,呼吸变得轻缓,脚步越发庄重,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肃穆与敬畏,仿佛在完成一个人的朝圣。
到山腰,开始有些疲惫。刚拿出橘子想抚慰一下可怜的肚子,却有两道火热的目光迫使我不得不注意。那是一只小猴子,直楞楞地盯着橘子,眼中满是渴望,那可怜巴巴的样子当真叫你不忍。我小心地递了一个过去,它就熟练地剥开皮,将果肉一瓣一瓣地送到嘴里。我正看得有趣,它突然向我伸出手勾了勾,像在讨食。我把空空如也的手一摊,它便飞也似地窜走了。我则怀着愉悦的心情继续我的旅程。
越近山顶,我越力不从心。有好几次甚至想放弃,但总是咬了牙坚持下去。到了山顶的那一刻,我几乎是一个踉跄跌坐下去。稍缓片刻,我再接再厉,手脚并用地爬上了最高的岩石。
我激动着,希望能感受前所未见的美景,可一低头,差点儿没把我气晕过去。底下一片雾海,还点缀着几堆垃圾。我很失望,想不到努力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现在想想,人生亦是如此。你拼尽全力到达峰顶,不一定能看到你想要的美景,但你在登顶途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知道自己努力过、坚持过,就足够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家是最小国,是最能落实并表达礼仪和文化的的地方,而中国传统家庭的家风家训更是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流淌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里。于我家而言,一代一代的将“百善孝为先”的品格传承下去就是我们的家风传承之首要。
孝道应该落实在生活当中。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讲祖爷爷的故事,祖爷爷既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医生,还是一位义商。
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尤其爱钻研医书,爱书法,所以我的爷爷也写得一手好字。祖爷爷一生丰功伟绩,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祖爷爷既是一个优秀的人,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妈妈说在她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到夏日的傍晚,她们就会披着夕阳的余辉在日暮的院子里纳凉,而祖爷爷就会给她们讲那过去的故事。
祖爷爷的父亲是地主,所以文革前生活很是阔绰,他的家是一栋很大的四合院还有小阁楼,每每空下来,祖爷爷都会与他的父母聊天、讨论、谈心。祖爷爷说:“陪伴是最好的爱,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应该陪父母慢慢变老”。
如今我也喜欢和父母聊天,谈心,向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与忧伤,这也许就是“孝道”在我家的传承吧。
祖奶奶生了七个孩子,我的爷爷排老三,而我的奶奶生了三个孩子,我的妈妈排老二。过去奶奶那一代,他们都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现在,尽管各家分开住了,但每每过年、过节还是会团聚在一起,爸爸妈妈常带我回去团聚,晚上习惯性地给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按摩和谈心,起初我不理解,如今我倒更愿意主动回家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了,弟弟也常这样做。妈妈曾讲过:世界上最令人欣慰的事就是看见父母的笑容。”奶奶也常说:“百善孝为先”。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如果不把根给滋养好的话,我又怎么能生根发芽呢?
爷爷虽然不善言辞,但他总是用身体力行来告诉我该怎么做。他特别尊重自己的父母,即便他们已经过世了,但每年清明节、春节爷爷都会召集家人去扫墓,悼念先祖。我们蒋家的家谱还是爷爷亲手撰写并雕刻的,一代一代的传承,足以见其真诚。
从我们家的每一位成员身上,我都能体会到优秀家风的气息,它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的习惯,祖爷爷传给爷爷,爷爷传给妈妈,妈妈传给我,今后我也会坚持下去,传承家风,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
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家,千千万万的家就有千千万万种家风,但它们相依相通,最终汇聚成中国人的华夏国风,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需要传承的不只是一种中国人的精神,而更是由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家风、国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