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在乡下,叫醒我的不是闹铃,而是那勤劳尽职的大公鸡。
拉开窗帘,看到东方刚泛起了鱼肚白,乡村被薄雾笼罩,似乎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薄纱。推开窗,便听见浅浅的溪流唱着欢快的曲子“哗—哗—哗”奔向远方;邻居家的小狗“旺旺旺”地呼唤着同伴;鸟儿“叽叽喳喳”地商量着什么。太阳公公从东边升起,那耀眼的金光,洒在大地上,给村庄渡上了一层金色。家家户户不时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我和小伙伴们拿着美味早餐,聚集在大樟树下一边吃一边说着自己今日的安排。
中午,忙碌了一上午的大人们纷纷回到家,不一会儿,锅碗瓢盆曲奏响,小孩子们跑进跑出,不时地跑进厨房“视察视察”大厨们的工作进展,有的还会美其名曰“试菜品尝”,塞了满嘴的菜肴在大厨的“责备”声中乐呵呵地跑出来……
午后,大人们要睡个午觉歇一歇,鸟儿也在树上打起了盹,狗狗们趴在阴凉的地方犯困,小溪也似乎调成了静音模式。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知了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小孩子们好像都不喜欢午睡,但爸爸妈妈在家,电视、电脑、手机是看不成了。于是,有的拿着特制网兜去捉知了,有的聚在一起玩游戏,我和几个小伙伴则来到门前的小溪里捉小鱼。我们一个个拿着小网兜,追赶着去抓小鱼,小小的鱼儿很是灵敏,眼看着要被兜住了,一个扭身又飞快地游走了,好不容易抓住一条,我们会兴奋激动老半天。
黄昏,向晚的微风呼呼地吹着,天边的霞光,似乎在和人们说再见,橘黄,桃红的霞光印在了天空上。鸟儿们归巢了。一户户的灯像是约好了似的都亮了起来,热热闹闹的声音也不时从窗户、从门口窜出来。
夜晚,村里的小广场最为热闹,奶奶阿姨们在这里跳广场舞;爷爷们在健身器材那边聊边锻炼;大哥哥们挥洒汗水打篮球;爸爸和叔叔们也聚在一起不知在聊些啥;我们这些小朋友就随意地串场瞎玩闹。等月亮挂上树梢,我们在大人们的催促下回到家,洗漱后要么看会儿电视要么看会儿书,伴随着窗外的虫鸣声不知什么时候进入了梦乡。
乡下的风景好似一幅画,美得让人留恋。乡下的岁月犹如一首歌,拨动我的心弦。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题记
我轻松地哼着小曲儿漫步在河边小路上,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天空,这一切都使我的心情无比舒畅。
走到前面那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有几个看起来比我小的小男孩正在放风筝。他们纯真的笑脸就像一个有魔力的大手一样紧紧地抓住了我,促使我不由得驻足观赏。那风筝在风的助力下忽上忽下,一会儿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一会儿又像一个优雅的小公主,我看得入了迷。
忽然,风筝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射了出去,哦,原来是放风筝的那个小男孩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去。他一边跑着一边“呼呼”地喘着气。那风筝顿时像一架翱翔的飞机,只可惜遇到了“乱流”,一不小心卡在了大树上。
我叹了口气,惋惜地摇摇头,准备回家了,家里还有一大堆作业等着我呢。
“哥哥哥哥,你能帮我们把风筝从树上拿下来吗?”我一脸惊讶,嘴巴张得大大的,像个“o”型。“你,你是在叫我吗?”我张口结舌地问道,舌头依然还有些打结。“是的!”小男孩声音清脆地回答道。我看着小男孩那天真的笑脸和那期盼的眼神,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取下了风筝。“谢谢哥哥!”“不用谢。”我伏下身子说道,“你今年多大了?”“九岁了!不过后天我过生日,那时我就十岁了!哥哥,我邀请你参加我的生日宴会,记得一定要来哦!”“哦,好,哥哥会去的,哥哥还会给你带礼物呢。”“好耶,哥哥你真好!”说完转身就跑了。我笑了,我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办生日宴会,怎么去呢?孩子终归是孩子,仍然还保留着那一份已离我们远去的纯真。
在繁重的作业和大大小小的考试的压迫下,我们的生活逐渐变得死气沉沉的了。是这个小男孩帮我找回了童年的纯真,让我明白了在平淡中也有美好。“我应该谢谢你才对。”我对着小男孩的背影小声地说道。
我回到家中,看着堆积如山的作业,心里却有说不出来的轻松。打开收音机,里面正播着“朴树”的“平凡之路”。“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嘴角微微上扬,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那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