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我兴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迪斯尼游乐园玩,那里的游乐项目很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飞溅山”。
我满怀期待地跟着“飞溅山”的队伍前行。排到我们了,我又兴奋又紧张地坐到了船上。船开始慢慢移动,船的两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偶尔会从旁边喷出一股水柱,原来是淘气的“小乌龟”呀!紧接着,我们顺着一个小小的斜坡滑了下去,水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把我们的船轻轻地托到了坡下。突然,我们陷入了黑暗中,我感觉到船在沿着陡坡爬升,我非常的紧张,不知道船要开往何处?正想着,一抬头,看到了阳光,我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突然,我向下一看,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原来我到了“飞溅山”的最顶峰。船就像悬在了空中,离地面非常非常的远。我的心还没恢复平静,船却突然急速下降,我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所有的东西都在我的眼前快速掠过。前方是一大堆茂密的荆棘,旁边水花四溅,乘客们尖叫声四起,我们就要撞到前方的荆棘丛了!我紧紧地抓住了爸爸的胳膊,就在要撞到荆棘丛时,小船居然从荆棘中的一个小门安全通过。小船又开始缓缓移动了,“小动物”们又陆续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啊!惊险刺激的“飞溅山”之旅结束了。
那次玩得太高兴了,希望下次还能再去玩。
蝉鸣半夏,荷开旧乡。在艳阳下,凉风拂过,散落的荷瓣,漂浮于水,几尾红鱼欢快地嬉戏。荷,因她洁净的本真,留下“出尘不染”的美名。
在奶奶家的庭院前,有一个不大却又不小的莲池,长满了各种水生植物。远远望去,唯有那荷花和荷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唯有那莲池的一抹色彩装点了,点亮了这宁静的山村。“青荷盖绿水,芙蓉披头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在农忙之时,我和奶奶一人一背篓,那种满载而归的喜悦,至今回忆仍然温暖而甜蜜。屋里,有一大口缸,装着澄清的山泉水,洗去一身尘泥,在掬几口饮下,更觉神清心怡。晚霞铺在庭院,赤着脚,追随光的足迹。
在灯下,和爷爷奶奶早早吃过晚饭。奶奶端上一盘新煮的莲子,泡一壶乡间自种的茉莉茶,屋里弥漫着茉莉独有的香。趁着莲蓬新绿时,静剥莲子。明静的月光,代替了余晖。清风拂过莲池,一切是那么祥和。这些美好的景象,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爷爷曾经是个军医,对医术有些了解。他说,莲子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夏日的庭院,摆满了大小各式的竹匾,里面铺晒着荷叶、荷花、莲子和莲芯。李时珍亦在《本草纲目》中写到“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的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
莲的妙处,难与言说。《西洲曲》中写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古人借莲来表达爱意,诉说相思。他们的爱,如莲荷般纯洁忠贞,纤尘不染。
爱莲的周敦颐,曾说莲是花中君子,一篇《爱莲说》传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微风细雨中,几茎荷花,亭亭玉立,。她的从容气质,不以岁减,不以物移。
纵使有一天,莲落叶枯,她亦有她独到的风流韵致。“蜂蝶无踪蝉翼收,池中零落花事休。莫叹萧疏秋已暮,尚有残荷散清幽。”
奶奶一生茹素,慷慨善良,莲就是她种下的善,因果善报,她求的是一份心安理得,别的,已不再重要。
多少次轮回的梦,多少次清风拂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