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据说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他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用药酒晕蛟龙水兽。后来,人们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定为端午节来纪念屈原。
我从书本中了解到端午节这天有包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学校都会放假,今年也不例外。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我和姐姐就打开电视观看起了龙舟比赛的节目。那些赛者着装整齐,精神抖擞。看着他们十分激动,一边划一边大声呐喊:加油,加油!比赛十分激烈,场面也十分热闹。这样的龙舟赛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这时,我忽然听到妈妈的呼唤,原来,妈妈从城里超市买来了我最喜欢吃的红枣粽子,我和姐姐飞奔出去拿起粽子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那个粽子又香又糯,不一会儿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妈妈还给我们买来了五彩线,编成一个五彩的手链,戴在了我和姐姐手上。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是可以避邪的。”
端午节真有意思!朋友们,你们的家乡过端午节也有这些习俗吗?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丽江,我是一个彝族姑娘。我们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非火把节莫属。我们家乡过火把节别有一番风俗。
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节期为三天。关于火把节,奶奶曾给我讲过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彝族村寨里有个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大力士——黑体拉巴。天上也有一个大力神叫斯热阿比。一天,拉巴和阿比进行摔跤比赛,不料,阿比被摔死了。天神为此大怒,放出铺天盖地的蝗虫来毁灭庄稼。机智的拉巴便带领人群高举火把,消灭蝗虫,最终蝗虫被烧死。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后人就将这天定为火把节。为此,点火把有烧死蝗虫,让庄稼丰收的寓意。
火把节的第一天俗称"祭火"。一大早起床,家人们忙着杀鸡供神。先把鸡肉煮起,然后再放几个椭圆形的荞粑粑和圆形的荞粑粑,两种荞粑粑的数量一定不能弄错。等熟了以后,把鸡头、鸡翅、鸡翘等特殊部位分成两盘,一盘留给主人家吃,一盘用来供神。供完神后一定先让老人家尝尝,这也体现了我们彝族人对长辈的尊敬。
晚上,便是孩子们欢天喜地之时。对于孩子们来说,玩火把才是火把节最重要的事情。小孩子们把提前准备好的干竹和干木条捆成一把把火把,点上火,高举火把,齐唱彝歌,走出家门,在寨子里邀约伙伴,歌声响彻云霄。慢慢的,高举火把的人们形成一条长龙,火红而美丽。火把照亮了彝家山寨,也照亮了每个人的心。
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挨家挨户串门。大人们相约着打牌,小孩们则去森林里玩耍。
火把节的最后一晚是最热闹的。小孩子们高举火把绕院子走三圈,最后一圈时,嘴里不停地念着:"烧死害虫!烧死病魔!烧死邪恶!"的咒语,再用火把用力往地上打。完了,我们把火把堆在一个开阔地烧,大家则围着篝火打跳、唱歌,好不热闹。
一转眼,火把节过完了。人们把玩剩的火把连鸡毛一起烧掉,插在篱笆上。这样做,说是可以辟邪,让家人幸福。
这就是独具特色的丽江彝族火把节。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参加彝族的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