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六年的小学生活正在慢慢向我们挥手告别。沐浴着灿烂的夕阳和夏日傍晚的烂漫,我的心中平添了几分眷恋之情。当我漫步在学校的大门口,看到学校那龙飞凤舞的艺术门牌,我的大脑就仿佛接通了记忆的河流,那么清澈,又那么真实……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一起成长;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一起学习;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起跨着大步走向无限的美好!
想想年少的我们,曾近都是一位位稚童,无知的我们自从跨进了学校的大门,几乎每一天都在成长。陶渊明有一句话说得好:“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我们明天都在进步,书本的墨香净化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成长为今天的文艺少年。在那已经逝去的六年时光中,有一件事让我感到记忆深刻。
那是在我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们班同学一起去美术兴趣小组上课。那时的我,因为太过兴奋,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云雾当中,飘飘悠悠,像一只气球。在别的同学看来,我已经“无药可救”了,便纷纷朝我投来鄙视的目光。好在那时候我不懂事,没有在意。脱离了班级群体,我继续“腾云驾雾”。终于,厄运降临了,这简直是飞来横祸!我“噔”一声摔倒在了楼梯口的地方,下巴“啪”一声撞到了铁栏杆。当时的场面,几乎可以说是肉似绽花,血如渠河,我“哇”一声哭了出来。泪水掺杂着下巴上的血,滴到了地面上……终于,有一位同学看到了,没有嫌弃我刚刚的“疯”,而是好心的把我扶到了医务室。我的心中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芒一样,感动至极。
在六年的那些日子里,有数不尽的回忆,快乐,悲伤,痛苦,甚至是五味杂陈,全部都随岁月流去。中学将成为我们新的始伊,让我们回首往事,共同奋进,期待下一次更好地相遇!我相信,岁月可以抹去一切,但永远抹灭不了我们的情谊!
“五岳独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这些早已享誉世界的美称,让我对泰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初春的午后,泰山脚下略显沉闷。坐上泰山景区的观光游览车,沿着依山开凿的弯曲山路,缓慢前行。云雾时而缠绕在绵延起伏的山谷之间,时而跑的无影无踪,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一股股清新的山风,包含着花香,树叶、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吹散了我一路奔波的疲惫,随之而来的是对泰山美好的憧憬和莫名其妙的兴奋。
风儿渐渐变小,定睛一看,车子已到中天门附近。中天门是上下泰山的必经之地,它建于清代,为两柱单式石坊。跨过中天门,攀爬泰山的终极考验才刚刚开始。
放眼望去,山路是一条狭窄而又险陡的石阶。此时,太阳光也穿透了云雾和树叶,零零散散的洒在石阶上,石阶被阳光点缀的斑斑点点。
最初,一路悠然前行,时而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时而驻足品味着石阶两侧文人墨客笔下的墨宝,拍照留念。沿途的风光不由自主地让我肃然起敬:这里究竟来过多少政客?又有多少名人在此留下足迹?泰山为何能吸引他们纷纷到此一游!不经意间,我已把同行的人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攀过“升仙坊”就是“天梯”了。“天梯”就是人们常说的“泰山十八盘”,泰山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
抬头望去,在云雾的遮掩下,由1827级石阶砌成的天梯若隐若现,仿佛风一吹就能断了似的。我不由想起明朝祁承濮写的“拔地五千丈,冲宵十八盘”。刚爬过慢十八,我就气喘吁吁,喉咙干涩,大汗淋漓了。抬头仰望高处的南天门,一股挫败感油然而生。这时,一个大筐子挡住视线,我被拌了一个踉跄。稳住一看,一个硕大的筐子,挺立在一个弯曲的脊背上,筐子里满满的,从侧面可以看出,背筐人约有五六十岁,面孔黝黑,脚步沉重却坚定地前行。我震惊了,竟有人背着如此沉重的物体走在泰山之路。爸爸一笑;“这是挑山工,他们每天便是如此。”每天?!我的身体微微一颤,这究竟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想到这,我鼓起力,毅然走上攀爬之路。
南天门渐渐放大在眼前,回首俯视十八盘,心有所悟,逆风的方向,更适合翱翔,不惧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泰山之巍峨,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爬中。
此时天色渐晚,我也筋疲力尽了。我们就在天街的旅馆住了下来。
第二天,天刚刚发亮,我们就来到了玉皇顶。此时,东方的天际线呈现出红彤彤的影子,然后越来越亮,逐渐变成了金色。人们开始站立起来,然后人群沸腾了。“快看,快看,太阳出来了!”一瞬间,太阳从地平面上窜了起来。万丈曙光洒在地上,照在人们的脸上、身上,整个泰山也披上了金色的衣裳,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画卷呈现在眼前。
太阳冉冉升起,我站在泰山之巅,切身体验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哦,泰山,果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