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爱心都去哪了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32

每个人都要有爱心,每个人都要奉献一片爱心,只有这样祖国这个大家庭才一定会更温暖。

我的家乡在米东区,献爱心的事情经常在我身边发生。听爸爸的朋友说,米东区羊毛工镇卧龙岗村民,摆生发自掏十万块钱,在家门口盖的一间“爱心小屋”为大人出行和孩子取暖。天冷了,这个“爱心小屋”就更加让村民喜欢了。

十万元钱,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钱是他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不知情的人会说他傻,闲的没事干,可理解他的人,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为村里干了一件大好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经常回答:“虽然我是个农民,现在生活好了,可每天早上看着学生娃等车挨冻的样子我就很揪心,我就想为这些孩子做点啥。再困难也不能难孩子,孩子才是祖国的栋梁。”

这个村里有60多名学生,每天要等校车上下学期早上八点,天还未亮,可“爱心小屋”却灯火通明,二十多把椅子上坐满了学生,他们欢声笑语围着火炉等待校车的到来。这是个多好的画面呀!

“爱心小屋”是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它不光代表了摆生发的爱心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被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爱心在哪儿?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大街上经常能看见残疾人在大街上要钱,老年人在大街上要饭,无家可归的人在大街上流浪……每次路过我都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心就会隐隐作痛便会毫不犹豫地从口袋掏出钱来哪怕是几块钱,我的心里也会好受些。最让我难过的是在这么寒冷的天里还有残疾的小孩为了让路人献爱心要点钱躺在地下冻几个小时,我的心为他们流泪,是什么使他们不能上学而过着这样的生活。

天越来越冷,我多指望政府能够献出你们的爱心专门为残疾人、老年人、无家可归的人修一间“爱心收留站”无条件地让他们居住,让残疾人有了生活的自信;让老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无家可归的孩子找到童年的快乐……像我们一样能够坐在温暖明亮的教室里接受教育,这样不光为市容、市貌有一定的好处,也更能说明米东人民一家亲,名族团结心连心。

爱心去哪儿了,爱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爱心就在全社会,爱心就是一轮红日,走到哪里照亮哪里,哪里就有温暖和希望。

听,熟悉的歌声有响了起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人,要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从我学习了《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后,让我更进一步理解这句话。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中国作家姜桂华。主要讲述的是,作者的奶奶给作者讲:奶奶去商店时,前面的一位阿姨为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奶奶跟上才松手;作者陪妈妈输液鼓励护士的经历,说明如果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将心比心》后,我深受启发。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不懂得将心比心,但是你换位思考一下,别人如果不对你将心比心,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将心比心,可以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可以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也会使人与人之间生出一份宽容和理解,这样我们的生活该多美好呀!

我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一直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完物后,我和妈妈都两手提着沉甸甸的东西准备回家。到了超市大门,门上挂着又重又硬的塑料门帘。虽然我两手提着东西,但是我可以用身体顶住门帘让自己过去,刚好我前面有位叔叔掀开门帘出去,“啪”的一声,门帘重重地砸在我的脸上,疼得我前仰后合,东西也撒了一地,我非常生气,很想谴责他。但是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心想,我刚学完《将心比心》,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计较,这位叔叔可能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办理,于是我就释怀了,和妈妈捡起撒落在地上的东西就直接回家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随地的将心比心,不管有没有学过《将心比心》这一课。这样我们的生活永远美好,永远没有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