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去劳动基地的第二天,我特别期待今天的烹饪课,因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趣事呢!
“铃铃铃”,上课了,我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今天要做的是包子和饺子,小组长出去拿材料回来后,我们便开始了工作。
我们先把面粉分成两堆,一小堆做饺子,另一堆做包子。我们往大堆的面粉加了一点水后,便揉起面来。可我们加了太少水了,再加上我们太多人一起揉面,面粉撒得到处都是,我们犹如身处大型拆迁现场。小华想加多点水,但小乐又怕加了太多水会成面糊,所以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突然组长小睿倒了半碗水进去,面团差点就成面糊了,我们只好加了些面粉进去才没事。面团揉好后,我们把面团擀成饺子皮,便包起了饺子。可是我们放的馅儿太多了,皮又太小了,所以包出来的饺子奇形怪状,还有人居然做出了葱花饼,我们捧腹大笑。做好的饺子蒸熟以后十分难看,饺子皮非常厚,吃起来像包子。馅儿太少了的又有点像生的馒头,这“四不像”难吃极了,我们组的同学一边吃一边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虽然这次我们包的饺子非常难吃,但让我体会到了平时包子店员工的艰辛。我觉得世界上的事情,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我相信下一次我包饺子会包得更好。
桂花糕,呈长条状。表面碎碎地撒着桂花瓣儿,星星点点的,就这么随意地沾在上面。乍一看,不像食物,倒像一件把玩了多年的玉器,晶莹润泽,甚是好看。
桂花糕冰冰凉凉的,拿在手上,宛如把这金秋攥在手心,习习凉风,穿过指间。
“儿子,桂花糕的原料主要为糯米和桂花,它们都来自秋天的馈赠,怪不得人们说它是秋天的结晶啊!”
一件平常的食物,竟引得感官迟钝的老爸发出诗意的赞叹,实在是很难得了。
桂花糕虽是普通不过的甜点,但也有好多吃法。
可以放到蒸笼里去蒸,蒸过后,暖暖的、软软的、糯糯的,吃的就是一个黏糯,咬上一口,黏黏的粘在牙上,却又不腻,清香爽口,唇间、齿上、舌面,喉中软糯香甜,清香辅着甜味,甜味辅着清香,真可谓相辅相成,缠缠绵绵。
可以放到冰箱里去冷藏,吃的是一个劲道,慢慢地嚼,细细地品,满嘴的凉,满嘴的香。咽下去,顿觉一股清凉,从嗓子一直到肚子都溢满香气,那一瞬间,自己整个人都无欲无求,只想沉浸在这清凉清香当中,不愿醒来。
可以切成薄片儿,或者文火油煎,或者猛火熬汤,煎得焦黄焦黄,外脆内糯,熬得乳白乳白,软烂柔韧,怎么吃都有一份妙不可言的口感。
想来最好的吃法,莫过于中秋月圆之际,三五好友聚坐月下,闻中空气中满满的桂花香甜,遥想月宫中丹桂的模样,就着种种传说的美丽,品着桂花糕的美味了。
但对我而言,以上的种种吃法都让我感到等候的时间过于漫长,买回来,迫不及待地撕开膜,一口,一口,又一口,任桂花的香气在口中缠绕,在喉间滑过,在肚中积聚,闭目回味,大赞:“香!爽!”
桂花糕,金秋结晶的玉;桂花糕,金秋最美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