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乡间杂记作文800字

admin 初一作文 2023-09-21 161

我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乡下,后来上学了,才搬到新房子里。掐指一算,我在乡下生活了九年余。也许是学业繁忙,一年中除了节假日就基本不回去。现在想想,还挺怀念乡下生活的。

乡下的房子很大,足有300多平米,但装修很普通,毕竟十几年前家里不富裕,审美与如今也有大差异。沙发是皮质的,现在不免发黑了,细细看,还布满了裂纹,露出了黑色的内芯,忆起那是儿时我的作为。沙发的靠手是宽的,有弧度,我常把它当成滑梯,一个人就玩得不亦乐乎。或是把枕头放在沙发上,地上再摆几把板凳,把电视机调到“男生女生向前冲”的节目,就开始在沙发,板凳,枕头上蹦�Q。现在想想,如今这沙发没塌,已是万幸了,毕竟曾经“身经百战”。

记得当时,我最喜欢芭比娃娃,因为可以给她做衣服,换装,编辫子。这对于一个女孩来说,的的确确满足。隔壁的阿姨在服装厂工作,经常会给我带些布料,虽然是边角料,但对我已足够。穿针引线的功夫我最擅长,当然前提设计,也是我的强项了。那时候寒暑假作业少,闲得很,针线活一做就是一下午,十几来件的。我把这些衣服都叠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可每当想拿出来换装的时候,箱子里却空空如也。妈妈最喜欢收拾,定是她给扔了。她也常将我需要的东西“藏”得好好的,怎么都找不到。这也着实是“真功夫”了,这么多年来,一成不变的。

乡下的记忆还有一大部分是与干妹妹有关的。她比我小两岁,却比我幼稚了不知多少,所以我们也基本没什么共同话题。出于友好,我只能陪她玩一些无聊的游戏,最让我头疼的是,每当她输了,就会不开心,干妈就叫我让着她点。当时我也不怎么懂事情,就很烦她。记得有次暑假,她来乡下找我玩,说实话我不乐意。于是我就像她欺负我一样“欺负”她,给她编辫子。(当时手艺不好,总会弄痛别人),我发现她的头发油到让我无从下手,就带她去楼上洗头。我们光顾着玩泡沫了,出来时才发现头发都没有冲洗干净,把这件事情说给大人听,是免不了一顿骂的。

我们一家都对干妹妹特别客气和友好。听说她爱吃塌饼,总会特地去磨粉做。磨好的糯米粉常放在一个大圆盘里,这个圆盘是用竹条编成的,颜色呈棕色。糯米粉平整地铺在盘里,盘沿上还会放着一双筷子,听奶奶说是用来搅拌的,但不宜多搅。我听别人说话从来只听一半,我自作聪明地去帮奶奶搅拌,筷子划过的地方会有花纹似的皴皱。也不知搅了多久,反正醒觉后粉已经洒了一地了。这时候能做的,只有祈祷奶奶晚点发现了。

今日回家踏青,历历往事都浮现在了眼前。家里不免显得冷清,沙发上也积起了一层灰。那最富有时代代表性的画作也褪色了。我不禁感叹:“该常回家看看了。”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一种恬然悠逸的情怀。田园生活是安逸的,是为文人墨客所赞美的,更是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段有关美好童年的一道风景!

烈日炎炎,闷热的空气中隐含了一丝辛苦的汗臭味。

站在土坡上向下望去,金灿灿的麦田中映出了家人的身影,一股愉悦涌上心头,我撒开脚丫子就向他们跑去,干燥的土地上留下了我欣喜的脚步。

植物都是具有灵性的,成熟的麦子像是感受到了我愉悦的心情,生起逗弄我的念头,总是有意无意地阻挡我的脚步,遮挡我的视线——父母模糊不清的的身影消失了!

听着风传来麦子的逗笑声,一种委屈由心底散开,以光的速度蔓延到我的身躯。我伤心地坐在田梗上哭泣,等待着寻着哭声而来的家人。

风声哗哗地取笑我,周围的麦子还在有意无意地逗弄我,我哭得更加厉害了---为什么家人还不来找我!

我委屈地站在田埂上,望着毫无动静的田野,刚才闻声而来的家人,此时全部消失了踪影!

刚才逗弄我的麦子听了风的劝告,不再理我,太阳似是察觉到了我内心的阴暗,更加卖力地传递热量,想要驱赶我心中那股沉闷的气息。汗珠从头上,从身上滴落下来,滴落在田里,更滴落在我心里!我站在阳光下,已经感觉不到任何事物了。我慌,我的心慌了——本来只是想喊家人回去吃饭的,而现在已经被搞得不知所措了。

静谧的田园中,我坐在田埂上鼓弄着手上的麦子,而躲在麦田中的家人正悄悄向我逼近,这幅美丽的图画在我心中掀起千斤巨浪:我原以为家人走了,留下我一个,原来他们只是为了吓吓我而躲起来,成人怎么也这么幼稚呢?

我欣喜地抱着妈妈的胳膊,诉说着我今天在学校的奇闻乐事。妈妈耐心地聆听,时不时发表她的看法;父亲此时急忙地跑过来帮妈妈抬扁担,我又将好玩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慈爱地拍拍我的肩膀,牵着我的手准备回家吃饭;爷爷奶奶在前面聊关于我和弟弟的顽皮趣事——这是多么温馨的田园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