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那栋房子西南角的房间里,一只老式的藤条椅已布满灰尘,岁月渲染给了它以夜的代表色,可谁又会在意它原本的模样呢?看到它总会想起靠在椅背上的你。
过去在农村,常见的椅子都是没有椅背。一般是在一根不规则的木头上强行装上四条腿,看起来毫无违和感。这叫“长板凳”。家里唯一一个有椅背的椅子便是你的“专利”。上个世纪保留下来的麻烦的礼节我不懂,暂且就相信妈妈说的是因为你腰不好的理由吧!
你靠在椅背上——这是一个永远不变的风景。你身高本来就很高,再加上一把与众不同的椅子,总让人觉得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你的表情也是一成不变的严肃,小时候总能联想到语文书上鲁迅先生的表情,不了解你的人大概会认为你是个极难相处的人吧!然而在我的印象中,你又是那么的温柔。教我拿筷子、扶着我学骑自行车、背着我回家……谢谢你,让我在最懵懂无知之时,感受到的全是爱怜;放眼望去,看到的全是美好。
记忆的最后几年,在原来种棉花的地方建起了新房。这时的你除了成天靠在椅背上终于又有了一件重要的事可做,就是时不时的拉起我的手到还未建好的房子前,轻扶层层叠加的红砖:“明年就能建好了!”春风送走了冬雪,骄阳又请来了夏天,时间乘着寒风、伴着花香,流逝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建好房子后,你总是把椅子放在门口,享受阳光的馈赠,仍旧用那永恒不变的姿势——靠在椅背上,一遍又一遍在心中的轮廓中添上一点又一点的色彩。
如今,房子的大门锁了,院里的杂草疯长、椅子也再没用过……但我总能看见你的身影靠在椅背上,大概是又在晒太阳吧!
谁说奉献需要资本,谁说只许幼儿可以天真,谁说高贵的品质需要高雅的身姿。
——题记
那一天下雨了,一出门就迎面吹来了一阵阵的凉风。树叶也跟着“沙沙”作响,天空灰蒙蒙的,雷雨交加,大雨倾盆而下。我到楼下的餐馆吃饭。
突然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人进了餐馆,一个是老人,一个是20多岁的小伙子,但却很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因为他满脸洋溢着无知的笑,蹦蹦跳跳的,无疑他是一个患病了的人。我之前见过小伙子和那位老人,他二位都是乞丐,但小伙子总是拿着他的吉他弹奏着让人不懂的音乐,他们到像是卖艺的人。
因为下雨了,天很冷,所以那个看似也不富有的中年人请他们父子吃饭,这不图回报,只为善行,顿时让我感觉人间充满了爱。中年人安排下他们二位就离开了。那个小伙子,同幼小的孩子一样对着那个服务员有说有笑,还做一些夸张的动作,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客人二把自己看作上帝。他是有着20多岁的外貌,但是却有一个三四岁的心,他待人平等,天真,纯洁,灿烂对一切的一切都很好奇。人们最天真时的品质,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也未必是个悲哀。
坐在一旁的老父亲看到他的孩子打扰到了别人工作,没有愤怒的责怪他,而是轻轻地拍了拍孩子的手臂,又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拍了拍,示意让孩子别乱跑,不要打扰别人。他的孩子也很听话,坐在了位置上。但是他还是一直不住自己的激动,仍然东扭西晃的,因为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种恩赐。这样的一个家庭,父亲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孩子,而是竭尽自己的全力去教育他。为了将他的孩子懂得些事情,他可能成年累月做了无数遍的动作,说了无数次重复的话。他瘦弱的肩上支起了一个不完整还贫穷的家庭的幸福。
这种种高贵难得的品质却在一个个平凡悲哀的身躯上散发出耀眼的光,使平凡变成高贵,是悲哀胜放出花朵。
我望了一眼外面,天空朗润起来了,太阳的光芒洒落下来,小鸟那愉悦的歌声也流入我的心田,一切都变了,要变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