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平凡普通的人,他们的容貌并不出众,职业也不一定出众,但他们却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精彩,例如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我都会搭乘轨道交通一号线来到学校,但那一天,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变化。
当我如往常一样准备经过那到达学校所必须经过的十字路口时,以前爱闯红灯的人们被一条拉起的警戒线拦在安全岛,我走上前去仔细观察这儿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我走上前去我才看到,有一位肩上环着红底金字写着写着“志愿者”一位妇女拉着警戒线的一头,将那本是松弛的绳带拉的紧绷,他的脸有着被太阳晒黑的颜色,脸上也已经被流水般的时光给刻下了条条如沟壑般的痕迹,他的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有些掉色的荧光安全服,手上已骨节分明,但攥着绳子的手却显得那么有力。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突然,只见他眉头紧皱,一双鹰眼死死地盯住那以身试险的人,大吼一声:“给我站住”,只见那群人都停了下来。无论路中有无车辆,只要红灯,他便紧拉着那安全绳,阻挡妄图闯红灯的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从手中流逝,一个月的时间宛如水滴滴在了无边无际的海中,未发出丝毫的声响。
我又一次,走过了那车来车往的路口,那志愿者,不知何时,已然消失,但那一位位来往的行人却将这一个月的那些大小规矩当为了习惯,纵使那志愿者,早已不留于此,但他们依旧如志愿者依旧在的时间一样,再也不如脱缰的野马一般,漫无目的的四处游走,而是如一排排正接受检阅的士兵,安静地等待着象征可通行的绿灯的亮起。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以前从未有过的秩序与精彩。
正是这样一位位辛勤工作,尽职守岗的志愿者的存在,让武汉成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
所以我们的城市因你的尽职而精彩。
前年夏天,我到了一个极具异域风情的地方——云南。
那里少数民族聚集,风景美不胜收,乘着火车,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沿路的美景,感叹满满,既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画面感,又有“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的即视感。白天,可以眺望远方云彩,晚上,还能一览都市的繁华,深夜里,只有火车的“隆隆”声,让人不禁想去高唱彩云之南,还由衷羡慕:在这里生活的人有多么幸福啊!
一日,我和家人一起走到玉龙雪山的脚下,望着这偌大的高山,我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忽然对宇宙苍穹心生敬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啊!
上山方式有两种,坐缆车和走步梯。难得来一次的我们,最终选择以最原始的方式来亲近大自然——徒步前行。只记那天天气炎热,阳光直射,紫外线极强,半山腰间,看着那些簇拥而来的云彩,用飞过和穿过来形容,似乎也毫不夸张。
我们就这样拿着氧气瓶,雄赳赳气昂昂地迈步出发,山脚下有个背阳坡,植被繁密,奇花朵朵,令人好生喜欢。大约走到海拔3000米时,身体便从无感到隐隐的不适,这里氧气稀薄,风儿不时送来有些许凉意,这时,随身携带的装备就派上用场了。只有到了这儿的时候,我才明白,地理书上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果然如此,越是到高处,植被就越稀少,我对景象的新奇被高原反应所代替,接踵而来的是连环不适的感觉。再到后面体力渐渐不支,与我同行的姐姐,看我有些不对劲就开始不停给予关怀照拂,建议我不要强撑,我回应她缓缓就好了,不必担忧。
我想,我是可以坚持的。不一会,在精神和身体持续对环境的顽强对抗下,我渐渐开始适应了这里。姐姐见状,更是欣喜地不断鼓励我,让我如虎添翼,斗志重燃,坚定地朝向太阳,继续前行。
当天下午4点45分,我们到达山顶并再次合影留念。这一神圣的时刻。恰好有只雄鹰从天边掠过,火烧云红彤彤地烧透了天,我出神地望向它们,仿佛听到了阵阵欢欣的鼓舞声。
在等待缆车接送下山时,我无意中看见,在这被星星点点的雪覆盖的山体下面,还有些耐寒的野花在向阳生长着,给这一片寂静、暗淡的雪山,抹上一丝暖暖的气息……
我们就这样,感受着这俯拾皆是的风景,一路前行,一路心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