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英雄的忠与义
在这个暑假里我拜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此书写的是北宋徽宗时期,高俅。蔡京。童贯这些朝廷奸佞大臣,中饱私囊、结党祸国,以致百姓民不聊生、仁人志士报国无门、忠臣良将惨遭迫害,招致宋江为首的民间百姓和朝廷良将揭竿起义,以梁山为依靠,除贪官、反压迫、替百姓除害,被招安后又为北宋王朝驱除来犯辽兵,继而平定田虎、王庆和方腊的叛乱后,梁山一百单八将伤亡过半,仍然遭到朝廷奸臣的谋害。最后被立碑纪念,歌功颂德,流传百世的英雄故事。
通过观看名著,我感受到了梁山好汉的忠勇、忠义、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那股现代人少有的豪侠之气。如鲁提辖相助金老汉,不惧恶霸镇关西,挺身相向,仗义疏财。林冲以礼相待却招致家破人亡的无妄之灾,无奈之下手刃恶人,逼上梁山。张顺为了敌我双方军士百姓不受战乱之苦,独人独舟给方腊军送和谈书信,被敌军守城士兵乱箭攒死在涌金门上的惨烈。李逵为了圆一个义字,不惜以死相伴哥哥宋江。这些英雄的所作所为也验证了他们之所以被后人称颂的原因,和历代民众一样,我由心而生的也是敬重!
然而,通过此书,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不和谐。既然那么多的忠勇之士,怎么会被那么几个高俅之辈陷害的如此凄惨,是什么原因让高俅蔡京这种人一手遮天,来操纵大宋朝黎民百姓的生死呢?要想明白此中缘由,可能就需要不断学习,汲取知识才能懂得吧。
有感而发,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近的亲亲之谊似乎越来越少,尽管也有少数类似见义勇为的事情,但是漠然的人和事还是会发生。可能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信任,却多了猜疑,更不会有像鲁提辖那样的帮衬和资助。我们应该延续和发扬的是梁山好汉们忠义爱国,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
水浒英雄们的事迹之所以能被人们广为传颂,不仅仅是他们的劫富济贫惩恶扬善,也不是他们聚义梁山,替天行道之举,而是他们轻生死,重大义,为民族和国家放弃个人恩怨,保家卫国,为国效力的民族精神。当民族危亡,山河破碎,哪里还有我们的小家和幸福的生活呢?
从中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的国家,环境,生活都是那么优越,人民军队是那么威武雄壮,作为学生的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丰富头脑,努力向上,未来是光明无限的,从小做起,爱自己,爱家人,爱祖国,做一个身心健康,精神富有的有用的中国人!
人们都说,人如其名。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行。而我的名字中,偏偏有个“薇”字,这总让人联想到娇弱的蔷薇。
我不喜欢蔷薇。
小时候,我满怀好奇地问奶奶蔷薇长什么样。奶奶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蔷薇啊,花开的很小,就像你一样,个子矮。反正我是不太喜欢它的。”听了这话,我不服气地鼓起脸蛋,心中却有了一丝失望。
在那之后的不久,我学了一篇课文。那篇文章中的蔷薇,十分娇弱,经不住风雨的打击,凌乱的在风中摇曳,仿佛快要死去了一般。它既不像竹子在风雨中挺直腰板,也不像小草凭借着自己坚韧的毅力接受风雨的洗礼。它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无助,竟需要一个小男孩的帮助。从那以后,我对蔷薇就更提不上喜欢了,甚至有一丝讨厌。
又是一年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我漫步在校园的操场上。一阵轻风吹过,卷起地面的尘土,也将几片在风中飞舞的花瓣带到我面前。那花瓣就如同折了翼的蝴蝶,想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却无能为力。我同情地伸出双手接住它们。凝视着手中心形的粉色花瓣,我不禁想:“是谁将这美丽的花瓣摘下,无情的扔向路边?”
耳边传来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我循着声音的源头望去,发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盛开着几朵粉色的花,正和我手中的花瓣吻合。那株花就像有魔力一般,不断吸引着我,使我走向它身旁。我仔细端详着这株花:一簇簇粉色的花,盛开在如丝绒一般格外碧绿的叶墙上,远远望去犹如艳丽夺目的锦缎,熠熠生辉,分外美丽。渺小而繁密的花,如同点点繁星,装点着巨大的绿色帷幕。
这究竟是什么花?我询问身旁赏花的人群。答案让我十分惊奇——蔷薇。
我呆呆地愣在原地,久久无法回过神来。眼前这株蔷薇与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它一点也不矮小、娇弱。它只是默默无闻,拼尽全力地去装点这个世界。哪怕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们也还是积极乐观的去做最好的自己。它不会去羡慕牡丹的国色天香,不会去羡慕玫瑰的楚楚动人,更不会去羡慕荷花的亭亭玉立。因为它知道,它有着比牡丹、玫瑰、荷花更可贵的精神。
一阵微风吹过,沁人心脾的花香钻进我的身体。那甜甜的气味带走了我的烦恼和忧愁,令我心旷神怡。
清脆的上课铃将我惊醒,我恋恋不舍的告别了蔷薇。可它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娇艳欲滴的模样,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蔷薇。
如今,蔷薇早已凋谢。只剩下花托在风中孤零零的摇曳。可是,在我看来,蔷薇才刚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