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心灵上层层尘埃,洗涤后放出心中最初的那抹淡红色的光,映照整个剔透无暇的世界,而那世界的尽头,有根美丽却久久未曾拨动的弦……
炎炎夏月,人们都在海边享受清凉,享受在水里游泳的快乐,享受海滩上各种各样的美味海鲜,而有些人,却无法在海边享受快乐,他们要穿着厚重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帽子,来来回回收拾海边的垃圾,保护大自然的环境,他们便是清洁工。其中,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看着眼前这个吃海鲜中毒的男孩和吐了一地的赃物。男孩好些后,便抬眼看了看她,没有说什么,走了,却留下一堆吐掉的海鲜。老人望了望男孩的背影,低下头收拾,什么都没说……
今天是中秋节,但学校却没有放假,张老师是三年级的班主任,自然不能回家团圆了。今天,张老师仍然有六节课,她托着一身的疲惫,无奈的挤出六节课的笑容,心里却是无尽的失落。到了晚上,学生在上自习,她就坐在讲台上备课,到了九点半,学生们放学,她回家。到了家,她看了看熟睡的女儿和丈夫,坐在沙发望月亮,后又闭上眼想,这是我第几年没过中秋了……
明媚的午后,同学们在上课,忽然一阵天崩地裂,摧毁了美好的一切,而在这期间,一个刚刚上初中的小女孩,害怕的不知所措,坐在地上大哭,而此时,正是高年级撤离教学楼的时候,一个梳着马尾的女孩,看见了这一幕,撒腿便跑过去,拉起小女孩,把她推到了门外,而这时,教室的墙壁塌了,梳着马尾的女孩高喊:“快跑!”后就只剩一片废墟……
这些人,这些事,用爱为别人取暖,用爱,拨动了我久久未曾拨动的心弦!
你的心弦,被拨动了吗?
时光太长,长的像一幅无法铺卷开来的画卷,上面烙印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只是时光中的过客,来去匆匆,总是忽略这凡世间点滴的微感动。
闲来无事,我站在家中窗边,眺望远方,却发现无论如何,也看不见出除了层层叠叠的高楼大厦以外的东西。不经意往楼下一瞥,目光便被几个小孩吸引,他们正在玩沙土,一人一把塑料铲,几人围在一个小盆前,不亦乐乎。我恍惚间想起在北京的那个家。或许是当时人小,便觉得小区的院子真大,有无尽的乐趣。上幼儿园时,一放学,我回到小区,手都不洗,第一件事便是召集所有认识的小孩,一起到院子里玩沙土。夏季,玫瑰花开得火热,在绿叶中热情燃烧,仿佛是一阕厚重的弦乐声中跳出的清脆笛音,热闹而不喧嚣,轻快而不急躁。我们几个天真的小孩在玩土,一不小心,扒倒了一枝花,尖叫着四处逃窜,不久后,又相约好似的,在“秘密基地”里集合,商议如何“躲开”门口保安大叔的巡视……现在想来,觉得忍俊不禁,而后,又有些莫名其妙的伤感。我们几个小孩一直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直到天黑了,衣服、手、脸上都是灰才回家。那时的小区没有高楼大厦,六楼的妈妈只要在楼上喊一声,楼下的小孩都能听见,只得依依不舍地告别,相约下次再聚。
什么时候,我也成了活在回忆中的人?但谁说只有花甲老人才能发出对往事的慨叹?我望着楼下的小孩,想到他们就是我童年的缩影每经历一次,心中便泛起微微的感动,就宛如一颗小石子落入平静的湖中,虽经不起多大的浪花,却也能水波微漾,经久不散。我想,这便是凡世里的微感动吧,渺小,却能勾起千丝万缕的回忆。
记得小时候不挑食,又乖巧,妈妈做的饭菜我都说可口。长大后,却变得挑剔,不是说这个菜咸了点儿,就是说那个汤淡了点儿,有时干脆不吃,撇下饭桌上父母落寞的身影。如今,我寄宿在学校,一周回一次家,日日吃的都是学校食堂的饭,饭菜不咸不淡,口味适中,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使我满足,总感觉少了点儿什么。是什么呢?一回家,我看到桌子上已经做好的饭菜,就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埋头苦吃,妈妈的手艺不见长,但我却找到了久违的味道——家的味道。
倦鸟需归巢,浪子终回头。家的味道,始终是心底的那一丝温暖,不可或缺。在人间,体会到太多的冷,却不自知,唯有回家,方能醒悟。
我吃着家里的饭,心中泛起微微的感动。这些微感动就像用文火慢熬的滋补汤,浸润着我的心。
凡世中,有太多的大起大落,唯有抓住凡世间的微感动,才不至于变得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