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动物有很多,其中最喜欢的是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长的非常可爱,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它的身体主要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耳朵,眼睛四周,前肢,后肢和肩部是黑色,其余的全是白色,这样的颜色再加上大熊猫笨重的动作和不停东张西望的眼神,显得大熊猫异常可爱。
大熊猫虽是食肉类,但是它最喜爱吃竹叶和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大熊猫在吃东西的时候可专心了!不管你怎么叫它,它也不会理您。
除了在动物园里,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大熊猫现在非常珍贵,全世界的数量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头。现在它已经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图像代表了。大熊猫别称为“活化石”,因为它在冰川时代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逃过了其它动物未能逃过的灾难,一直活到了现在,尽管数量已经非常少了,但是这种事情是很少见的。
大熊猫又可爱又珍贵,没有人能在看到它憨态可掬的模样后不喜欢上它的。“雍容大度乃本性,自然生动出天姿”大熊猫真是太可爱了!我打心眼里喜欢这它!
不要停下,一直向前
这个暑假,妈妈带我去了电影院,我们的目标便是十八年后重返荧幕的宫崎骏大师的作品——《千与千寻》。虽然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几遍了,但仍旧百看不厌,越看越有兴致。
这部电影讲述了日本女孩荻野千寻和父母来到乡下,误入了灵异世界,父母因吃了那里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为拯救父母,来到了油屋,结识了白龙。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成功拯救父母,回到现实世界的故事。
我曾在一篇《千与千寻》的影评上找到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是影片中的千寻,但最终却在无脸男身上找到了自己。”这句话点醒了我,是啊,我们就像无脸男一样,在这个世界中渴望得到爱,温暖与关注。但他发现金钱能够“买”到朋友,来填补他的心。当无脸男捧着一大堆金块出现在千寻面前时,千寻毅然拒绝了他。不得不说,千寻能够抵挡住金钱的诱惑,着实让人佩服。
我最大的收获还是知道了欲望是魔鬼,千万不要轻易放纵它。千寻的父母变成了猪,就是因为贪婪。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只会一点一点的变大,吞噬内心,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影片的片名点名中心。“千”指小千,“千寻”则是真实的千寻。小千是迷失在油屋的千寻,千寻则是现实世界的荻野千寻。小千只是成为了千寻的代号,在小千的内心深处,永永远远隐藏着一个真实的千寻,真实的自我。而油屋里的人,可能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与真挚了。
千寻可以为了父母牺牲一切,为了白龙果断寻找钱婆婆,登上有去无回的列车。她敢于直面困难,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让我看到了她的勇敢与坚强。我很佩服她,就像莎士比亚说的:“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