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时候,常常听同学们说自己会炒什么菜,很羡慕,我也想找个机会自己炒个菜。这次学校里组织军训,我请求“大厨”妈妈教我烧菜。
说干就干,我马上准备了起来,打算做一份煎鸡蛋。妈妈在一旁说道:“先把鸡蛋打到碗里,然后搅拌均匀。”我边听边做,呀!蛋清漏出来了。呀!蛋黄摊成一摊了……一阵手忙脚乱后,好不容易搅拌好了鸡蛋。正准备倒进锅中。“哎,等等,你还没放油呢!”妈妈急忙喊道。“哦,对哟。”说着,我小心翼翼地提起油壶,倒了一些油后,打着了燃气灶。静置几秒,等油冒出热乎乎的烟时,再把黄澄澄的蛋液倒进锅中,举起铲子,准备起来。
那一刻还挺紧张的呢!我左手拿着平底锅,右手拿着铲子,尽量让蛋平铺在锅中,直至在煎的那一面发出“吱——吱——吱”的响声,看着鸡蛋慢慢从液体变成了固体,颜色也变深后,我艰难地用铲子把蛋翻了个身,继续煎。“糟糕!蛋翻身没翻好,叠起来分不开了。”哎,好不容易才煎个鸡蛋,虽然样子丑了点,但不知味道如何?我有点儿不敢吃了,因为第一次炒菜一般不会太好吃。我按照妈妈的吩咐,撒上了些许鲜酱油,怀疑地尝了尝。“嗯!还不错,正合我口味。”我又高兴地拿去给爸爸妈妈吃,他们也连连叫好。我心里美滋滋的,决定下次要多学炒菜,既有趣又能锻炼自己。
之后,我又在妈妈和爸爸的指导下,炒了包心菜。那一天,吃着自己做的菜,胃口特别的好。
我们暑假班的课程里有一堂观后感的课,我一直在想:老师会带我们观看什么影片呢?今天老师宣布我们将要去星河影城观看《银河补习班》,我很开心,因为导演是我喜欢的邓超。
《银河补习班》的主人公是马浩文,影片北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描述到现在。主人公马浩文是一名桥梁设计师,因设计了一所大桥而走上人生的巅峰,但又因大桥垮塌,错过了儿子马飞成长的7年。没有父爱的陪伴,儿子依然成为学渣和坏学生。出狱后,马浩文面临人生的屈辱,忍辱负重,肩负起对儿子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但最终获得成功,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和深刻反思。
看完电影,我完全沉浸在电影之中,与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在整个电影之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一幕,在看航空展回来的路上,儿子因为给爸爸泡面而坐错了车,正好遇上了百年不遇的暴雨,引起洪水,儿子沉在洪水之中,这时父亲爬山了天堤,我不禁紧张起来:难道在这个时候他们就要分开了吗?然后看见马浩文拿着大喇叭在呼喊:“马飞你能听见吗?如果你能听见,就动动你的脑子,看看你身边有什么?”马飞竭尽全力挣扎着,他用门做船,用床单做绳子,用电灯做信号,终于在茫茫洪水中逃出来了,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着地了。
看到这时,我不禁也想到了自己的一件事。我去新华书店看书,妈妈去附近的商场买东西,由于时间关系书店关门了,我自己独自一人,见妈妈还没有来,便在原地等待,可天气不给力,一会儿又下雨了,我不能再呆下去,于是便过马路。在商场门口找寻妈妈,雨越下越大,也没见妈妈的身影,忽然我灵机一动:我可以找妈妈的车呀!只要车没走,妈妈一定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妈妈的车,妈妈也在焦急地到处找我,正是因为我想到这个办法,才迅速找到妈妈。这正如电影中所说:“只要你一直想,就能干世界上所有事。”我便把这句话记了下来,把“一直想”深深刻在脑子中。
这部电影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和心灵的震撼,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脑子一直想,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好世界上所有的事,就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