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充满智慧、博学而且善良、无私的外公,我打心眼儿里敬佩他。
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回家看望外婆和外公。一进门,就看见外公正在为二姑奶奶看病,桌子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药瓶。外公为姑奶奶写好药方后,又照着药方配药。然后外公又把配好的药装进一个个小袋子里,并认真地嘱咐姑奶奶如何服用。
姑奶奶走后,我问妈妈:“外公又不是医生,他怎么能为别人看病呢?”
于是妈妈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外公的事情。原来,当年外公的母亲生了重病,因为家里穷,看不起医生,外公就自己看医书,学治病。后来亲戚朋友都来找外公看病,因为外公的医术高超,名望就越来越大。渐渐地,邻村的人也专程来找外公治病。外公给别人治病从来不要钱,用外公的话说“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好意思收钱呢!”外公这样无私的品质震撼了我。
这时我看见,外公书桌上有很多关于医药的书,还有很多纸和本,我翻开一看,原来是外公做的关于医药的学习笔记。我翻开其中一本,里面是外公工工整整记录的各种药材的功效和用途以及它们的服用方法。外公已经80多岁了,但他一直都在坚持学习,这深深地触动了我。
外公大公无私的品质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使我不由得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在战国时,齐国有一位游手好闲之人,叫——南郭先生,他的眼睛又小又丑,眼神中总能看见一丝邪恶的光,他的鼻子短短的,鼻子上的皱纹和麻子真的是数不胜数;嘴巴又干又厚,让人看着就觉得可怕。
有一天,皇城门外围了好多人,老老少少都在那儿干什么呢?原来贴了一张皇榜,皇榜上说是齐宣王请人吹竽,赏金过百万,让大家参加。有人说:“吹竽有什么难的!我去。”有人说:“我不会,我站在一边好了。”还有人说:“我儿子会,我让我儿子去!”……大家议论纷纷,这时南郭先生来了,只见他整了整自己的破布衣,说:“我比你们强多了,我去!”说着,他嘴角微微上扬,好像在想:我要发财啦!他想着想着渐渐的走向皇宫。
面试开始了,两百九十九个人都在想如何吹竽表演,只有南郭先生一人在想如何放飞自我。
当台下的大臣念叨南郭先生时,只见他立马跳上讲台,在广大人民面前大声吆喝道:“我,叫——南郭,我吹竽那叫一个好,我吹竽时,鸟儿飞到我身边,大树开出红花。”台下的大臣听得如痴如醉,说了声:“过!过!”南郭先生高兴坏了,像疯子一样跑出皇宫。
只见齐宣王在龙椅上说了声:“开始。”紧接着一阵优美如流水般清巧的音乐开始了,大臣们和宫女们跳起舞来,皇上也听得打起拍子了。南郭先生呢?他在乐队里头仿照别人吹竽,不仔细看真看不出来。乐曲结束后,齐宣王赏了每人三两银子,南郭笑得比谁都开心,自己终于脱贫了,不再每天啃黄包子、喝烂粥了,可以有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了,想想就高兴。
不久后,齐宣王死了,齐泯王上位,他也喜欢吹竽,只是他和他父亲不同的是,他喜欢乐工一个个吹,不喜欢在一起,南郭先生眼看计划要被拆穿了,他面呈菜色,心惊肉跳,他决定连夜逃走。
夜来了,只剩那微弱的夜明灯,南郭先生左瞧瞧,又看看,终于找到了一节短墙,他刚上去,又被两个卫兵抓住了。
南郭先生被乱刀砍死,你们以后可不能学习南郭先生的不劳而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