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冬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刺骨的寒风呼呼地怒吼着,吹得人们浑身哆嗦,纷纷用棉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我也冷得不行,不停地把手伸在嘴边呼着热气,尽量让自己暖和些。
突然,传来一阵“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像千万只螃蟹在爬行。我一看,哇,下起了小雪粒,小雪粒密密麻麻的落下来,好似天上撒下了一颗颗白色的沙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谢道韫的一句诗“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我看着地上的小雪粒,好像一颗颗糖,我禁不住抓起一把放进嘴里品尝,啊!好凉。忽然,“沙沙沙”的声音消失了。一朵朵小白花轻轻盈盈,飘飘洒洒,随风飞舞,让人看得如梦如幻,如痴如醉,任凭雪落在身上,成了个雪人。可不是吗?才一会儿工夫,鹅毛般的大雪滚滚而下,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好像有哪位仙人把天上的雪球往下倒一样。路边的汽车不一会儿就被白雪覆盖住了,鹅毛般的大雪挡住了我的视线,连马路对面的房子都看不清了。
第二天早上,雪停了,天放晴了。哇,好一个粉妆玉砌的白雪世界!大地万物都披上了白色的大衣,远处近处,天上地下都是清纯洁净的白色,美得好像一个梦!墙边一株好似枯死的树枝上发出幽幽的暗香,我一看,居然是梅花傲雪盛开了,真是“梅雪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路边已经有小朋友在打雪仗,堆雪人了。看他们玩的不亦乐乎,好像忘记了天气的寒冷,我想:这大概就是冬天的乐趣了吧。
冬,它虽然没有春的生机,也不见夏的绿荫,更不会有秋的丰收,但它带给我们的是那样一个白色的梦境。我喜欢白色的冬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窗外残缺不整的月亮,我想起了故乡如玉盘般无暇的月亮。故乡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
故乡月是那么的圆润、硕大,如泉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澈。故乡的月,风情万种,适于饮茶,与君子谈天论地,也适于饮酒;和池塘中圣洁的荷花共醉。适于吟歌,与鸟儿轻快的歌声共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我总是好奇的想着:天上那个像大玉盘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水面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那个是月亮,水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会出现。我很爱水中的月亮,常常在有月亮的水边嬉戏,用小石子去朝月亮丢去。你看,月亮被我的小石子击中了。原本水平如镜的水面荡漾起了水波,月亮碎成了金,碎成了满天星。而顷刻间又复还。就像我时常恶作剧,奶奶那张永远不会生气的脸,正微笑地望着我。
小时候,乡村的明月是一缕炊烟拽起来升高的,是一管竹笛声悠悠吹圆的,是在满天星光下揉揉挂亮的。傍晚时分,西边的夕阳刚落下,东边的山坡上一轮明月便爬了上来。晚饭后,奶奶坐在凉椅上,我坐在奶奶的双腿上,奶奶搂着我,用她那因为辛苦操劳而全是皱纹、粗糙的手拿着故事书,映着月光给我讲故事。在月光下奶奶的脸显得那么慈祥和蔼,又是那么的饱经风霜,那么多的皱纹仿佛是他为家人而操劳付出的痕迹。一阵微风吹过,困意被微风吹来,我便在奶奶淡淡的讲故事声中睡着了。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永远怀着一份深情与感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永远的记住我曾在那成长的故乡;记住爱我像蜡烛般照亮我童年的奶奶;记住那一轮亦静亦美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