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家乡的名人作文1000字

admin 四年级作文 2023-09-21 124

名人,像皇冠上闪闪发光的宝石,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名人,像一枚枚锃亮的螺丝钉,身先士卒,为后人铺好前进的道路;名人,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照亮人们的摸索前行。

《快乐读写直通车》第八期活动由朱生豪之子朱尚刚老先生、地方史专家华丽老师,以及从事植物文化写作的钱平英老师带领我们大家参观嘉兴的名人故居,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卿似秋风,侬似萧萧叶”。朱生豪与宋清如以秋风和萧萧叶自喻,表达了他们互相思念的情愫。朱生豪,著名的莎士比亚剧翻译家,诗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朱生豪译莎剧遭遇了两次焚毁,最终译成了莎剧31部半。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意志坚定,更有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译莎的工程实现了他报效祖国的理想,投身抗日、不为敌伪效劳,终因清贫买不起药而死于肺结核,年仅32岁。“秋风一去无消息”,“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叶寂寞的叹息”。

汪胡桢,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听了华丽老师的讲述,我知道了“水库”二字原来是汪胡桢提出的,他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水利工程书。汪胡桢一生致力于水利工程事业,其中最著名的是负责、设计、施工、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因此他被称为“连拱坝之父”。他的爱国之情令我肃然起敬。汪胡桢为了水利事业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科学家啊!

“北斗应尚书天保定尔,东阳有遗老岁寒不凋”,这是参观沈曾植故居时,钱老师第一个讲解的楹联。落款竟是自称“愚弟”的“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可见沈曾植当时的地位之高,是个不简单的人。沈曾植,字子培。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两个部分组成,字是名的补充,“培”即是“植”。他是一个书法大家,被誉为“中国大儒”。“驾浮阁”,代表他驾着浮云,地位很高,很自在;而“晁采楼”,则说明他早晨起来就读新鲜的、有活力的书。沈曾植研究西方科学、历史、地理、佛学、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并敢于纠正佛学经典《传灯录》中的错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沈钧儒,是我这次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名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是“爱国先驱,君子风范”,是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的领头人。沈钧儒,喜爱收藏石头。不论价值高低,馈赠的、捡来的,都一律收入囊中,加以记载、精心呵护,这才有了今天我们参观的“与石居”。沈钧儒先生与石而居,爱石头的坚硬,也拥有石头般坚不可摧的精神。而墙上牌匾“不远复斋”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离自己最近的人是自己,凡事一定要靠自己,在出现问题时也要先找自己的原因。我记在了心里。在钱老师的生动讲解中,我了解到了沈钧儒不仅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虽是进士出身,但不守旧,前往日本留学,学习先进思想,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在看出清廷的骗局后,决心转向革命。我在看介绍资料时,最引起内心澎湃的是审判“七君子”时沈钧儒的有力驳斥:“共产党吃饭,我们也吃饭,难道共产党抗日,我们就不能抗日了吗?”“假使共产党利用我抗日,我甘愿被他们利用,并且不论谁都可以利用我抗日,我都甘愿被他们为抗日而利用。”沈钧儒胸怀如此宽广,爱国精神如此强烈,真令我万份敬佩!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曾为他题诗:“……老头,老头,他是中国的大老,他是大众的领头,他为老百姓努力,劳苦功高像老牛……”。沈钧儒的热爱祖国、大爱无垠、无私奉献,是我们青少年要好好学习的。

四位名人,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不小的成就,是嘉兴人的骄傲,是闪耀在嘉兴夜空的四颗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路”,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抓紧时间学习,争取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朋友间的友谊,是充满欢笑的,是充满激情的,是充满悲伤的……如果友谊能地久天长,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有困难时,朋友就是第一时间来帮你的那个人。

一个星期六,我约朋友来我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我们有说有笑,无话不谈。我偶然发现了他书包里的一幅画,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画画高手,这画难道是今天他在美术特长班上画的?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幅画从他的书包里拿出来,啊,好漂亮啊!画得可真好!我问他:“这幅画是你画的吗,应该画了很长时间吧?”朋友自豪地回答:“是啊,我可是画了一上午呢!”我把画放在书桌上,哪知,桌上有一大片水,画瞬间被水浸湿了,颜色被冲淡了很多,有些地方都已经看不清了,好好的一幅画现在却变成了一张湿漉漉的废纸。

朋友看得傻眼了,生气地对我说:“你把我画得最好的一幅画变成了这样,你说,你准备怎么赔?”我也愣住了,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桌上有水呀!”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事情既然都这样了,绝交吧!”我一听,火起来了,把画往地上一扔,说:“绝交就绝交,谁怕谁呀!”朋友听我这样一说,更生气了,于是他背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看着他那气冲冲的背影,我开始后悔起来,心想:我怎么会说出这话呢,我真笨啊!

就在我觉得我们的友谊已经走到了终点时,发生了一件事,它让我看到,终点之后却还有路,我们的友谊并未走远。

那天中午,天气很热,太阳毫不吝啬地播洒着阳光,普照大地。学校的水泥地上,冒出一缕缕的白烟。我早早地来到学校,走进教室,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喝了几口凉水后,感觉有点无趣,就四处看看。突然,我看见一位同学桌上的一个空矿泉水瓶,我想到了一个“点子”——切水瓶,做水钟。

我拿起那个水瓶,找同学借了一把小刀,开始切瓶子。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切了一个小口。我站起身,用更大的力往里切去,却不小心扎到了手腕,流了好多血。我再看看小刀,刀刃上锈迹斑斑,完了,铁锈估计进入血液了。

我找到班长,跟他说明了情况,其他同学听到这事,也过来询问。于是,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要把我送到医务室,在这其中,就有我的朋友。我一看到他,气就来了,面无表情地对他说:“不用你送,我自己也能去!”朋友惭愧地说:“算了,别记着那事了,都是我不好。那天我回到家就后悔了,我真不应该那样对你。第二天我来找你,你也不理我,我见你在气头上,就没说什么。对不起,我那天态度不好。”

听了他的话,我的气也消了,心想,当时我怎么没追出去道歉呢?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宰相呢?想到这里,我连忙对他说:“没关系,其实我早就不生气了。”说完,他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一起把我送进了医务室。医生给我处理了伤口,也打了破伤风针。但我手腕上的血却还在流,朋友见状,找来一个酒精棉球,放在我的伤口处,轻轻擦拭,眼皮都不眨,像描着一幅油画。不一会儿,血止住了,我也和大伙一起回班上课了。回去的路上,太阳光不再那么炎热,水泥地也不冒白烟了,迎面吹来了凉爽的微风,吹得树轻轻摇动……

我曾认为友谊走远了,可友谊一直绕在我的身边。友谊是一座桥,友谊是一盏灯,友谊是冬日壁炉里那给人带来温暖的熊熊火焰。我心中的友谊,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