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买削笔刀,一进门就看见我喜欢的了。可是价格太贵,妈妈说:“不买了。”我非要,妈妈才给我买下来。
它的外形是一个机器人,胳膊是两个橡皮擦,非常好看。
削笔刀给了我很多帮助。有一次我要去考试,到了教室,我一拿起笔就赶忙写试卷。写着写着笔断了,我拿起削笔刀,削了削笔,笔好像在说:“谢谢,削笔刀哥哥。”
还有一次,妈妈说要去奶奶家吃饭,可到奶奶家也要写作业,我就只带笔和本子,我看见了削笔刀,削笔刀好像说:“带着我肯定有好处。”我就把削笔刀也带着了。到了奶奶家,我就去写作业,写着写着,笔断了,我就拿去削笔机,削了削,我就继续写作业了,削笔刀仿佛在说:“带着我有用吧。”我笑了。
我那个削笔刀一直陪我到了三年级,可是三年级不需要用铅笔写字了,也就用不到它了。我便把它当作一个纪念品,完好地保存着。
这就是我的削笔刀,我很感谢它给了我那么多年的陪伴。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晌午,菜地里站着两个小孩。女孩指着一株向日葵说:“看,这株向日葵好大呀!”男孩什么也没说。女孩继续说到:“奶奶都会把向日葵里的瓜子拿出来撒,哦!你不是姓撒吗?以后用撒组词就可以组撒瓜子啦!”……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这个场景,因为我就是那个小女孩。
童年,对大家来说也许是一个无法释怀的梦,有咸也有甜;也许是一个美梦,也许是一个噩梦。
炎炎夏日,下午,我走在石子路上,晚风习习。忽然,抬头望见天空被渲染成彩色的,我又惊又喜,以前从未见过这般情景。于是,想起了《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我傻乎乎地想,七彩的地方是补天的地方,便叫来好朋友一起欣赏。不知不觉中,彩霞不见了,像梦一样飘忽,捉摸不透,只留下一片美好的遐想。
一天,我从厨房里找到一口没用又灰仆仆的锅,亲戚家的男孩不知从何处找来一瓶蓝漆,“呲”一声,蓝漆喷在了锅上,不一会,这口黑锅变成了“蓝”锅。晚上,奶奶又气又恼,将我狠狠训斥了一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便记恨上了那个亲戚家的男孩。后来,得知他也被家人训斥了一顿,心下平衡,便不计较了。几经胡闹之后,首先被罚的必然是我,这仿佛是世间的铁则,一是我年龄大,肯定是我挑起的事端,二是那个从未见过的“面子”。
后来,我知道了。
写到这,我想象着童年的我在我面前,时而笑如魇花,时而泪如雨下……童年是一枚青果,又酸又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