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奶奶家玩,我在奶奶家院子里看到了一只非常美丽、非常神气的大公鸡。
大公鸡淡红色的小脑袋上,顶着火红火红的鸡冠,下巴上也垂着两团火红火红的肉。它穿着鲜艳的大红袍子,脖子上戴着金色的围巾,弯弯的尾巴黑中带绿,油亮亮的,闪耀着墨绿色的光,美丽极了。它常常挺着胸脯,半张着尖尖的嘴巴,瞪着亮晶晶的黑眼睛,一边东瞅瞅,西看看,一边抬着褐色的大脚丫,在院子里慢慢地走来走去,好像在巡逻它的领地。
当你走近它时,它会发出“咯咯咯”的声音,好像在和你打招呼。瞧!它正歪着淡红色的小脑袋,打量我,我知道它在问我:“你是谁?”
我和姐姐玩耍时,小公鸡突然唱起“咯咯咯,咯咯咯……”,我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它在说:“快过来,跟我玩!”于是我就来到大公鸡的身边。这时它又叫了起来,“咯咯咯,咯咯咯……”,我知道它在说:“你终于过来了。”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阳光洒满大地,大公鸡又在院子里“咯咯咯,咯咯咯”,仿佛在说:“我肚子都唱空城计啦!”原来它饿了。我拿些玉米撒在地上,大公鸡一看,如闪电般飞奔过来,然后金鸡独立站在哪,东瞅瞅,西看看,“咯,咯……”地唤来一群鸡,这些鸡争先恐后地抢吃着玉米。它们吃得差不多了,大公鸡才“咯,咯,咯”叫了几声,我知道它在说:“你们吃饱了,我也来吃点。”吃了一会,大公鸡才不慌不忙地迈着方步,慢慢走到一边蹲着晒太阳去了。
傍晚时分,大公鸡踱着方步,东瞅瞅,西看看,慢慢走进了它的小窝。
快乐的一天过去了,美丽、神气的大公鸡给我留下的印象真难忘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晃几个春秋逝去了,打开《名人传》的扉页“见书如见人”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勾起了我对那位来自安徽的同窗好友�D�D晴晴的想念。
我们都是借读生,而且我和她都是三年级的时候转到同一所小学就读,我们两个被安排成了同桌。从刚开始互相找茬,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再到后来成为无所不聊的知己,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打不相识”吧!
想念把我带回三年级下学期刚开学时,“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我坐在我的座位上收拾书桌,她突然来到我身边说:“跟我下去走走吧!”我也没多想,立即点点头,我和她手牵着手走过了整个校园,校园不是特别大,十多分钟便逛了大半个校园,当走到操场前的两个核桃树下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坐了下来,靠着核桃树,我紧挨着她坐了下来。她面若有所思的揪着无辜的小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我想跟你说一件事,希望你不要难过。”我疑惑的看着她,天生的自然卷发,瓜子脸上镶着一颗樱桃小嘴,从侧面看美若天仙,我都愣住了,以前,从没发现她这般可爱。再把目光转向她正虐待小草的“爪子”,没有涂改液附着在上面,显得修长而又白皙十分精致。我回过神来,对她说:“怎么了?”她停下手来不再虐待无辜的“受害者”,把目光投向我哽咽着说:“我要转学了,我爷爷患了重病,也许时日不多。”一刹那,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分别时她把最喜爱的《名人传》赠予了我,并在扉页上工整的写下了“见书如见人”几个大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今相隔千里,彼此分离,再次翻阅《名人传》,往事历历在目,我感觉我们的心始终紧紧连在一起,从未分离!
我寄想念与明月,随风直到安徽西。晴晴,请记得收下我的“想念”,望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