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铃声还没响,语文陈老师端着一个蓝色的盆,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好奇的围了过去。只见,里面装了:半袋盐、一个鸡蛋、一根筷子和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
开始上课了,陈老师清了清嗓音,神秘地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
实验开始了,陈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了玻璃杯里,“扑咚”鸡蛋就像吃了增大药丸似的,一下子“变成”鹅蛋,稳稳地沉到了杯底,像是在呼呼大睡一动也不动。这时,“小问号”李诗叫到:“陈老师,鸡蛋怎么变成鹅蛋了?”陈老师笑而不语。她一边倒盐,一边用筷子不住的搅动。旁边的“智多星”常青腾坐不住了,站起来问道:“陈老师,您的筷子怎么像是折断了?”陈老师仍然笑而不答,继续加盐、搅拌、加盐。突然,鸡蛋就像一个淘气包一样,一下子蹿上去,蹿到了水面。这时陈老师说道:“李诗同学的问题答案是凸透镜的原理;常青藤的问题答案是光的反射;第三个,鸡蛋上升的答案是:盐水密度大于鸡蛋,所以它会浮到水面上。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明白什么道理了吗?”马上,一个个小手举到了半空中,陈老师喊“机灵鬼”刘希玲回答,刘希玲说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明白了:要善于观察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没错!刘希玲说地很对,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是有些人不会去利用它来发现美好。同学们,你们要用这双眼睛发现美好未来!”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通过这次,我明白了要善于观察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前不久,我和爸爸一起去了银川,在那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了。
银川离青岛很远,我和爸爸坐火车差不多跑了一天一夜才到。
一到银川,我就催着爸爸去看盼望已久的沙漠奇观。
我们坐着汽车向沙漠出发。慢慢地,没有楼群了,没有大树了,眼前变得空荡荡的。不知跑了多久,我们下车,换乘气垫船和羊皮筏子过了黄河,终于到达了沙漠。
沙漠就像青岛的大海一样,一眼看不到边。不过它不像海水是湛蓝的,而是在阳光下闪着金色耀眼的光,软软的,暖暖的。
我们先玩了冲浪车。冲浪车就像是一辆没有玻璃的面包车,坐上去就感觉很刺激。驾驶员只要一按喇叭,就是提醒我们:刺激的冲浪开始了!冲浪车快速地向下冲,就像过山车一样,吓得我的小心脏揪揪着提到了喉咙眼,都快要从嘴里蹦出来了。
稳了稳神,我们又去玩了沙漠摩托。沙漠摩托有点像卡丁车,轮子宽宽的。我坐在爸爸的后边,有点儿紧张。爸爸说:“儿子放心,我这技术肯定没问题。”我嘴上没说,可心里还是有点儿害怕,特别摩托车启动那一下,还是吓了一跳。不过慢慢地就放松了。爸爸越开越快,我感觉很过瘾。
最后,我们还玩了滑沙。我和爸爸走了好长时间才爬上了高高的沙岭。我有点儿恐高了,都不敢往下看。爸爸在一旁鼓励我:“儿子,勇敢点儿,试一次!”我鼓起勇气滑了下去。滑到一半时就后悔了:上老爸的当了,这么高,这么快,太吓人了。爸爸从后边追上我,说:“儿子真棒!”都下来了,不棒也没办法了呀,我紧握着操纵杆,终于完成了惊险、刺激又好玩的滑沙。
银川沙漠之旅,真是太神奇、太刺激、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