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就有一个令人受益的好习惯——爱读书。
别看我现在这样爱读书,可以前不是这样。直到那一次,老师让我们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把书买了回来,在妈妈三番五次的督促下,我才很不情愿地拿起书读了起来。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书中的诸葛亮通过“草船借箭”这一计谋,在三天之内取得了十万支箭,令人佩服不已。曹操更是把“奸雄”的形象,生动地演绎了出来。渐渐地,我对书的感情越来越深,在阅读中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从那以后,我便一发而不可收,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我每每一有空闲,都会捧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成语接龙。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轮到我“接龙”的时候,“为所欲为、惟妙惟肖、笑逐颜开、开开心心……”就这样,我一口气说了十几个成语,赢得了胜利。这一次获胜确实应该归功于我有爱读书这个好习惯。老师夸我“满腹经纶”,我心里甜滋滋的,开心极了。因为爱读书,我积累的好词好句也越来越多,作文越写越好,不久前还有一篇作文登上了报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希望这个好习惯一直保持下去。
爸爸的目光,是各种无声语言,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小时候一看见爸爸,就会看到他那和蔼的目光。那时,我只是呆呆地望着,不知道他的意思。现在长大了,渐渐懂了,才知道爸爸目光里的种种含义。
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我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时我十分想念他,日日夜夜期盼他早些回家。可是他一个月只能回来一次,在家更是只能待个三两天又要起程。每次爸爸去上班,临别时,他总是要向我多看几眼。有时是深深地看着我,双眸似有千言万语要叮嘱我,然后眼角微翘,微笑着移开目光,什么也没说(但是我懂他的意思,知道他想说什么);有时的目光只是轻轻一瞅,随即移开。那时我的心里感觉怪怪的,想着爸爸又要走了,甚至还会躲避他的目光。
“五一”小长假过去,又到了离别的时候。我站在院门口和爸爸说再见。他刚要走,突然一回头,朝我挥了挥手,说“走了!”,又不放心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就在爸爸盯着我看的几秒钟里,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感觉比一个世纪还长。爸爸微微内陷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好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好。后来妈妈说,他这几天上火,昨晚又担心我的学习,一直没睡好。
爸爸走了,我走出院子目送他,一直到他消失在人群里,我才慢慢地走回家。我坐下来,满脑子都是刚才他盯着我看的情景。这一眼,我看出了老爸对我的希望,这一眼饱含着千言万语。我知道,他是在提醒我:在家不要和亲人顶嘴;马上要考试了,多花一些时间用在看书、做作业上;中午不要贪玩多睡一会;还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我望着院子四角的天空,心想爸爸不善言辞,这或许就是他传递父爱的方式吧。他虽然嘴里没说出来,但他的目光会告诉我他要说的一切。静静的,我仿佛又遇上了爸爸的目光……
爸爸的目光,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语言,一旦你读懂了,你就会知道那里其实蕴藏着对儿女、对亲人无限的关爱。
爸爸的目光,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我前进,指引着我满怀信心地去实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