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写了河边的几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作者在课文中写的柳树是坚强的,对所有的困难都是不屈服的。
我们看一看作者写的柳树,想想也就知道这株柳树生存下来有多么的艰难。高达数米的柳树是坚强的,对所有困难都是不屈服的。它们吸吮着土地极深处仅有的一点水分和营养,坚强地站立在广袤无垠而又荒凉的高原上。
接着作者大胆猜测,风把一粒粒的种子送上了高原,生长出了一片幼柳。可是,干旱把它们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活了下来,而且坚持了几百年。最后作者又做出了一个对比,拿家乡霸河边的柳树与这棵饱经风霜的柳树做对比。“同是一棵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其之远?”它为何坚持了下来?这就是坚强的毅力、精神!我被这棵柳树的精神折服,深深地被折服。
许多的科学家在艰难的环境中也为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霍金、夏洛蒂。霍金被别人称为“宇宙之王”,命运对霍金很残酷,但是他与病魔顽强斗争,他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撰写了《时间简史》,影响了全世界。在全身瘫痪不能说话的痛苦之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夏洛蒂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勇敢面对生活在小说之路上披荆斩棘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只要我们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与命运抗争,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就能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绿荫!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师生交往是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礼貌的。有一次一位学生在学堂里问先生一个字音,他走到先生身旁大声说道:“哎,我指的这个字怎么念?快告诉我。”先生见这个学生如此无礼,不仅没有理会他,还将他赶出了学堂。不久后,这个学生又回到学堂,轻声说道:“先生,请您看一下,这个字怎么读?”先生见他有所悔改,便拿起笔来,仔细教他。这就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在一家超市里,一个中年男子由于没有掌控好购物车的推速,在结账时碰伤了前面一位大学生的手臂。男子见状连忙说道:“对不起,我没有控制好购物车,不小心把你碰伤了,你没事儿吧?”大学生微笑着说:“没关系,擦破一点皮,我没事。”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一次,老总讲自己的水杯放在助理的办公桌上,助理拿笔记本电脑时无意间碰碎了杯子,当他连忙向老总道歉时,老总认为自己把水杯放在别人的桌子上,是自己的不对,向助理致歉。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话语,不但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举了那么多礼貌的正反例子,由此可知,礼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善用礼貌,那么这个世界上就能够少一些纷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社会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