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那些五彩缤纷的事情如同一朵朵五彩的云在我的记忆深处飘来飘去。在这些童年趣事里有乐的,有酸的,有苦的,其中有一件糗事让我现在想起来就想笑。
那时我中午饭都是在学校吃,周末在家我总是不喝汤。奶奶问我:“优优,你们学校的汤什么味?你总是喝学校的汤不喝家里的?”我想了一会儿说:“学校的汤感觉香香,甜甜的!”奶奶说:“你们学校的汤里估计是放了碱面。”“什么是碱面?”我问奶奶。“碱面是可以让饭变得更香甜的一种东西。”我想:碱面可以让饭变得香甜,那么碱面本身是不是会更香甜呢?从此,我就一直有种想法:哪一天趁奶奶不在,我要尝尝碱面到底是什么味道?
终于机会来了,周六上午,奶奶带弟弟下楼了,爸爸妈妈都在卧室,客厅里只剩我一个人了。于是我飞快的跑进厨房,拉开橱柜一个抽屉一个抽屉的翻找着,终于发现一个小塑料袋子里装了一些白色的面面,估计这就是奶奶说的碱面吧?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袋子,捏了一点放到嘴里尝了一下,“啊……噗……噗……”又涩又辣舌头!怎么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呢?
奶奶回家了,我把这件事告诉奶奶。奶奶说:“傻姑娘,碱面只有放在饭里面才会使饭变得更香甜,碱面本身是涩的!”
啊……我傻傻地站在那里,碱面涩涩的味道还在我的嘴巴里打着转转……
这件事虽已经过去五年了,可每当我想起来,还是会忍不住为自己天真可爱的想法和做法咯咯的笑出声来,童年真是太难忘了!
小伙伴们!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听好了哟!“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打一食物)哈哈!对啦,是粽子!
每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首先,妈妈会早早准备好材料:有芦苇叶,有扎粽子的细绳子,还有一样最重要的材料——馅料!这些馅料五花八门:红豆啦,咸蛋黄啦,鲍鱼啦,瑶柱啦,绿豆啦,猪肉啦……真是种类繁多,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开始做粽子了!我们先把叶子冲洗干净,放到锅里煮一下,然后晾开备用。接着把所有的馅料调好味就可以包粽子啦。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两片叶子包了起来,因为我从来没包过粽子,所以我好不容易包紧了一个口,另一个口却漏出来了,我补完东墙补西墙,怎么包都包不好。我瞪着那三不像的粽子直叹气!正想放弃的时候,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走过来对我说:“廷廷,不要气馁,我给你示范一次”。妈妈一边说一边包,只见她左手小心翼翼地捏住叶子左边,右手把叶子卷过来,和左边的叶子合拢,形成了一个长方形,再把馅料从口子里装进去,最后封上口,用细绳子绑紧,一个吃得饱饱的粽子宝宝就做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妈妈不停地指导着我,我终于包出了一个又一个完美的粽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锅粽子很快就包好了。妈妈端着粽子开煮了,厨房里飘出一阵又一阵淡淡的粽香。四十分钟过去了,妈妈端出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感觉特别的香!
今年的端午节,真是别开生面、收获满满,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