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很简单,只是一幅画,却是让我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这幅画主要画了以下内容,在一个夏天,一个戴帽子的伐木工人,穿着工作服,挥舞着手中的“利器”——斧头,而他流了许多汗却也不在乎。而他的身后,却还有一只啄木鸟在啄他的头,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段木头里肯定有虫!”而这个伐木工人却不在意啄木鸟在啄他的头,一味地砍着粗壮的树干。
这一则漫画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不可以为人类的一己私利而毁坏环境,我们人类虽然自诩响当当的高级动物,却不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木都在日益减少,大地露出的沙漠、荒野以及黄色地带,每一天都在迅速蔓延,自诩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却比低级动物更没有所谓的道德!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也是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在长着粗壮的树木,茂密的森林中,也是经常有这种因为伐木,而发出震耳欲聋的“打雷声”的,就像美国的大洋红木公司,在要砍一棵千年红杉树的时候,有许许多多的人出来阻止,而就在大洋红木公司决定要砍的时候,一位叫茉莉亚的美国姑娘把红衫木当成了自己的“家”……最终,大洋红木公司决定不砍这棵树,还规定在250米的缓冲区内,不准别人砍树。
树有着可以防御风沙,吸着二氧化碳,制造新鲜空气等许多作用,从古至今,难道大家忘记了沙尘暴、龙卷风的恐怖吗?请爱惜大森林吧!
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鲁滨逊漂流记》摆在桌上,我情不自禁地拿起来阅读,书中曲折连环的故事情节与鲁滨逊的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深深地震撼了我。
《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丹尼尔·笛福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叙述了鲁滨逊海上风暴失事,流落荒岛,在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独令生存了二十多年,最后回到英国的故事。
鲁滨逊独自在岛上生存了二十四年,这其中必定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最令我佩服的便是他遇到的难题,积极利用身边可利用的物品,改善生活环境,独立、实干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的我们所缺乏和需要的吗?
这篇小说的情节让我想起了一个真实事例:一名9岁男孩同父母到旅店投宿,谁知当晚旅店竟着了火,眼看着越烧越旺的火势,小男孩急中生智,立刻撤下房间的床单,用水浸湿,裹在身上,安全的逃离了火海。
看看这位面对大火镇定自若的小男孩,若是碰到其他同龄的孩子,他们也能像他一样不慌不忙,利用现有的条件拯救自己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可能也根本无法保持冷静!如果他们没有自救的能力,那结果无疑是毙身火海。由此可见,学会生存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的重要!再看看那些遇到小挫折就轻生的懦夫,跟这位小男孩和鲁滨逊比起来,他们的生命简直就轻于鸿毛!因此,从现在,我们就必须学会生存,拥有在危机时刻自救的能力,培养成熟、镇定的心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顽强地生存下来,更好地体会生活的乐趣。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我明白了:学会生存,独立自主,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