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本册书中学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对文中的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草船借箭选自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暑期得空,买来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围绕刘备、曹操、孙策三人互相建立自己的国家,互相争抢地盘展开来写,最后倒是司马一家统一了天下。
刘备有一位一直帮他出谋划策的谋士,那位谋士就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识人心的天才诸葛亮。他的智慧让我感到无比惊讶,在周瑜要他10天之内造10万支箭的时候,我万万没想到他只要了三天,我当时就在那里想:这个诸葛亮不会是疯了吧?在他们那个年代,怎么可能在三天之内造成10万支箭!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去向曹操借箭,他故意让曹操以为是敌军来了,让曹操射箭,这样他不仅弄来了10万支箭,还让曹操损失了10万支箭,那样他们攻打曹操的时候赢的机率更大了,这可真是一举两得。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怎么能想到这么绝妙的方法?
诸葛亮有很多好的作战计策,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诸葛亮用空城计退司马懿,诸葛亮之前错用马稷失掉战略要地街亭,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在身边没有大将,城里极少数士兵的危急关头想出了一种应对的方法,他让军士分布在每一个门扮作百姓,而他自己便在城门上方弹琴,司马懿以为有埋伏,就退了兵,就这样诸葛亮逃过了一劫,如果没有超人的胆量怎能瞒过如此精明方司马懿呢?
诸葛亮的聪明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我想就算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像诸葛亮这么有思想,有远见的人也不多。我想只要我们愿意,多看点有用的书,也会慢慢进步的,我希望自己将来也能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三国演义》不仅让我了解到那一段历史,更让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看看这本书,相信你同样受益匪浅。
书架上放着一张老照片——天很蓝,水很清,草很绿。这是我的老家,我几年前山清水秀的老家。
我常常来这儿散步,但现在已经变得让人无法靠近了,那片鸟语花香的草地上建起了巨大的厂房,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接上了粗大的排污管。高大的树不见了,清新的空气不见了,换来的是直入云霄的烟囱和四处弥散的难闻的味道。
不觉想到几年前的那一天,目送着大卡车带走所有绿色的那一天。
那一天的我还是如往常一般在大草地上玩耍,在花草间追赶蝴蝶,在溪水边寻找蝌蚪,在岩石边寻找蝈蝈。但是只听“倏--”的一声,我转头看见一辆巨大的卡车停在我的身边,卡车大得吓人,它可怕的模样让我认识到事情不妙了。
草被他的轮子碾平了,我心疼地看着它们。卡车难闻的气味驱使我离开。从车上下来几名工人,他们熟练地挥舞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什么斧头、锄头、锯子等等。溪水很快被他们搅脏了,高大的树木随即轰地一声倒在地上,我似乎听到了树木的哀号。
我被吓坏了,惊愕地躲进了奶奶的怀里。村里的老人们在一旁叹气,“多好的地方呀”。那些天天在这片乐园嬉戏的小孩子们呆呆地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肯定知道以后再也不能在这里玩耍了。只有小张叔很高兴,他说厂子来了,大家都可以去厂里上班,有啥不好。气得张爷爷胡子都翘起来了,一个劲地骂儿子……
那时的我还太小,不明白他们谁对谁不对。但是我隐隐觉得山清水秀的家乡将从此远离我们。
后来,我常常回来,可再也没有那么痛快地玩了。我不知道该去哪里玩,也知道该和谁玩,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摇着尾巴的小蝌蚪、吊着脑袋的蟋蟀也再也没有来找我玩过。
高楼一层一层地搭建起来,烟囱一节一节地往上长,大树一棵一棵地往下倒。高楼建完了,工厂启动了。我和奶奶站在路口,我们望着卡车载着大树,一辆一辆往外走。我们目送他们离开,我们目送化工厂的烟灰消失在阳光下,我们也目送着草地、溪水一起走远。
奶奶又叹了一口气,再见了,我山清水秀的老家。一阵风吹过,吹起一根根折断的小草,我看着它越飞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