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见“圆”这个字,我就会想起“团圆”这个词,春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那一天中午,我们回到乡下奶奶家,与家人一起吃年饭,可快乐了!
吃完了饭,大人们在一起聊天,我对爸爸说:“我出去走一走,消化消化。”我走到一个竹林旁边,看见竹林的右边有一座小房子,门前坐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满头白发,皱纹像毛毛虫一样爬满了脸。老奶奶那无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远方的小路,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什么呢?我又仔细一看,老奶奶土黄色的脸上流淌着泪水。我心里一惊,走上前去问道:“奶奶,你怎么了?”老奶奶看了看我,叹了一口气,用低沉的声音说:“我的孩子们都快两年没回来了,也许今年会回来。”听了老奶奶的话,我心里一震,多么孤单的老人啊。老奶奶突然又望着我说:“孩子,你能陪我吃一顿饭吗?”虽然我已经吃得很饱了,但看着老奶奶期盼的眼神,我不忍拒绝,点头同意了。
我跟着老奶奶走进房子里,屋里很暗,老奶奶伤心的对我说:“这是我为我的孩子们准备的,我知道他们不会回来了。”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菜,再想想别人家满满的一屋子人,我感到一丝凄凉。老奶奶端起两盘菜说:“菜都凉了,我拿去热。”我也帮老奶奶把菜端进厨房。我帮老奶奶打开火,把一盘盘菜放进蒸锅里,锅的上方冒着热腾腾的蒸气,散发出诱人的味道,似乎与奶奶家的相同。不一会儿,菜就蒸好了,老奶奶为我盛了一大碗饭,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我吃的一颗不剩,老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慈祥的看着我……我要走了,一回头,发现老奶奶的眼里又噙满了泪水,我的心不由得往下一沉。
我真想对老奶奶的孩子们说,对所有的年轻人说:“我们要关爱空巢老人!父母把你们养大很不容易,你们要好好报答他们,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常回家看看,父母在家等你们吃饭!”
学会生存
最近,我读了一本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读了这本书,我有很大感触,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真实故事,但我已经被书中主人公鲁滨逊的求生精神给感动了。
这本书情感真实,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文章主要讲了航海家鲁滨孙在一次航海中意外遇险而流落荒岛,在这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鲁滨孙选择了面对;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奇迹,将这座荒岛变成了一个幸福岛,还勇敢地救了一个土著人“星期五”,最后,在和“星期五”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逃出了荒岛,回到英国的故事。
鲁滨孙整整在岛上活力28年!28年,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他在荒岛上,没有齐全的工具,没有充足的生活用品,没有陪伴,都能在岛上存活那么长的时间,我对他这种求实精神深感敬佩。如果换做我,我一定不会在岛上活那么久,也一定不会有在荒岛活下去的勇气,就算有勇气,我也一定不会有在荒岛生存的能力。
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事情是极为少见的,虽然他只是一个虚拟人物,但他的品质完全值得我们学习。
因为他聪明才智,所以能在荒岛求生。鲁滨孙初到荒岛时,就遇到了不少麻烦,但面对这些巨大的困难,他不选择逃避,却选择了迎难而上。面对问题,他并不慌张,而是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在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问题。生活也同样,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完成,否则也就是徒劳,拥有聪明才智,才能在荒岛求生。
因为他顽强生存,所以能在荒岛求生。所谓顽强,就是要克服种种困难,不退缩,不屈服。鲁滨孙就是一个顽强的人:面对眼前的一无所有,他选择了自力更生;面对眼前的孤寂与落寞,他选择了勇敢面对;面对眼前的恐惧与磨难,他选择了迎难而上。他总是不畏惧,不屈服,不论疾病还是灾难,他也会想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生活中,我们也要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不被困难吓倒,在逆境中求生。
因为他有一颗能生活下去的心,所以能在荒岛求生。拥有一颗能活下去的心,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存要领。如果鲁滨孙没有这颗坚定的心,他也只会坐以待毙;如果鲁滨孙没有这颗坚定的心,遇到困难他也只会远远地逃避;如果鲁滨孙没有这颗坚定的心,面对孤独与恐惧他只会感到畏惧……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这颗坚定的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心,只要他是坚定的,就一定会帮助你解决问题。
和鲁滨孙相比之下,我俩真是天壤之别,所以,我要向鲁滨孙学习,学习他聪明、顽强、坚定的精神,你才能克服困难。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在这鲁滨孙身上学到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这本书让我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