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片金黄的沙滩,一件件故事就像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随便捡一枚都那么好看,今天,我要挑出最有趣的那枚,分享给大家。
记得有一次,我坐车去姥姥家玩,一进家门,爷爷就给我切了一个大大的西瓜。要知道,那可是我的最爱了,黑籽,红瓤,爷爷笑呵呵地递给我一块,没来得及礼让,迫不及待的我,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也是吃得太急的缘故吧,当爷爷笑着问我要瓜籽的时候,我这才发现,晚了,西瓜籽已被我全吞进了肚子里。这可怎么办啊,我急忙去问表哥:“哥哥,我把瓜籽吞进肚子里了,会不会有事呢?”哥哥显出很吃惊的样子,然后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啊!出大事了,这几天你可千万不能喝水,也不可以吃太多的饭,不然你肚子里会长出西瓜芽的,瓜蔓会从嘴里长出来。”听了这话,我害怕极了,一连几天水都没敢喝水,饭也只吃那么一点儿,生怕会从嘴里长出瓜蔓。
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后,我就回家了。回家后,我一直不怎么喝水,也不好好吃饭。这事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她好奇地问:“涵涵,你这是怎么了?从姥姥家回来,怎么不喝水,也不怎么吃饭了,是不是哪儿不舒服?”听妈妈一问,我没好气地说:“我可不想长出西瓜蔓。”“什么西瓜蔓?”经不住妈妈的追问。我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讲给妈妈听了。谁知妈妈听完,哈哈大笑了起来:“傻孩子,西瓜籽吃下去就会被消化,根本长不出什么西瓜蔓。”啊!我这才恍然大悟,哥哥原来是吓唬我的,还害得我……唉!谁让我啥也不懂呢?
这件事已经过去两年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也确实挺可笑的,不过,它确实也让我的童年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嗨!谁说不是呢?
我会在泥泞的路上,留下最深的脚印。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中三年,脚步匆匆;初心不忘,不负流年。
初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脸庞,满脸稚气的我,在晴空丽日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小学升入初中,踏入了永丰中学的校门。
初一,刚进入中学,我很茫然,很孤独,进入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
慢慢的,我逐渐适应初中生活,习惯了每天八节课,习惯了七门课程,学会了与班上的同学打交道,学会了大胆向老师问题目。
晚上,我坐在桌子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数学试卷。看到上面的一道道难题,在草稿本演算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算不出来。哎,要不明天早上“借鉴”同学的算了。走出房间,看了钟表,时间还早,要不要再想想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算把题目做出来了,我感觉自己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虽然只做出一道题,但是我更笃定自信了。
成长,这两个字,一看很孤独,连偏旁都没有。
初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初二面临生地会考,同学们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忘记了的内容,你提醒我,我提醒你。与伙伴们一起背诵重要知识点,天天模拟考试,刷了多少套试卷已无法计数。虽然每天放学回家精疲力竭,但是我感受到了一种战胜自我的快乐,并咬牙坚持,学到了不少,也成长了许多。我坚信:皇天不负有心人。
时间过得真快,生地会考考完也快一年了。在初二,我分明发现,自己变得更有恒心和毅力,更加沉稳,也更有责任心。
成长,就是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
初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初三,我十四岁了。离中考愈来愈近,只有50来天了。同学们都进入紧张的复习中。上课,聚精会神,生怕漏听了一个知识点;下课,背诵、记忆、做题目。不会的,先思考,再不懂,问老师,问同学。偶尔跟同学们打打闹闹,调侃开玩笑,有时会生气,会误会,但过后不久,又握手言欢,和好如初。
体育课,我挥汗如雨,1000(800)米中长跑、往返运篮球、立定跳远,三个中考项目持之以恒地练习,自我感觉离满分越来越近。
每天八节课,再加晨读、午自习、晚自习,让我没有了偷懒的借口。从此,不敢懈怠,仿佛看见,胜利的大门正渐渐朝我打开……恍然大悟,初三虽然紧张,但生活丰盈充实。
哦,成长,就是努力坚持之后的恍然大悟。
总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蓦然回首,时光流过了十四年。十四年中,我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清晰模糊;经历过的事情,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懂得:想要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就得超越自我,内心强大,含泪奔跑……我们每一秒钟都在成长,在人生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初中三年,我学会了,成长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