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爱蓝天,是蓝天让它们自由翱翔;鱼儿爱大海,是海洋给了它们一个温暖的家;而我,爱书,是书给予我知识,给予我无穷的力量。
书,一位人生的导师。
从懵懂的一个幼稚小女孩,到文质彬彬的女生。是书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我的蜕变。《黄香温席》让我懂得孝顺父母;《一千零一夜》让我学会机智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红岩》让我对人生有了崭新的理解和认识。
书,是一种精神食粮。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去年爷爷从远处打工回来,给了我100元钱,让我去买点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而爷爷走后我就和妈妈商量,用这100块钱去图书馆办张卡。当时,妈妈说办卡可以,但不能用爷爷给的零花钱,她自己要掏钱给我办卡。最终我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就用爷爷给我的零花钱在平陆县图书馆办了卡。
记得我到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是《11岁的住宿生》,它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作者是个只有13岁的初一女生陈盈颖,主要记录自己11岁时离开父母在学校住宿的场景。文中有一句是这么写的:“寝室长说:‘在这里,你不是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你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快去干活。’”读到这里,我鼻头一酸。我们常常在父母身边贪婪的享受着父母的爱,无法与住宿生有同感。我们在享受父母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不能凡事依靠于父母。我想说,如果当时我拿100块钱去买一堆零食,它只能哺育我们的身体。并不能给我们精神上的支柱。请记住,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它会帮我们排忧解难;书是一匹神奇的骏马,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书是一艘非凡的战舰,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我爱书,书将会是我一生的伴侣!
别人的母亲可能只有一个职业,而我的母亲同时拥有着两个职业,那就是妈妈和班主任。她不只有我一个孩子,还有一群孩子。
看,我的班主任母亲
从我的母亲当上班主任的第一天起,她就付出了比别的班主任多一倍的精力,来学习管理班级,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做班主任,所以她必须付出200%的精力。
她必须每天备课,还要想办法对付她们班的坏蛋,尽管如此,她还是尽心尽力。
我的母亲每天早出晚归,见她们班学生的次数比见我的次数都多。她每天都泡在二班里,感觉舍不得离开一样,那里好像就是她的家一样。我羡慕二班的孩子,也嫉妒他们,但从内心深处,却对妈妈产生了敬意。
她在家的时候会随时因班里的事务被召唤走,留我独自在家。吃饭、怕黑等问题自然也就都解决了。偶尔会想:“凭什么总是我自己在家,凭什么只有我没人陪?”可我知道,妈妈这样忙碌,归根结底都是为可我呀!
我的母亲对她们班的学生最上心,可却有几个一点不领情,反倒惹的祸越来越多,麻烦越来越大。有时母亲被气得低血压、低血糖,一阵阵难受。但她却不得不继续工作。
尽管如此,她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打过一次退堂鼓。有时我就会想:对他们全心全意,他们又不领情,这又是何苦呢?
但母亲面对困难不退缩,毫无怨言,认真辛苦的工作劲头却又令我心生敬意。
看,无私为我付出的母亲
不管母亲有多累,她到家的第一句话永远是“今天过得好吗?”不管有多累,到家总会把心思全部放在我身上。起先我还会抱怨一句:“一天都见不到你,这会儿说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母亲从没有反驳过。而我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歉意。
每天,我放学回家后母亲都会帮我辅导功课,有不会的题我们一起讨论,我们两个都不会的,有时还要向父亲请教。还会把每天所学的从头到尾顺一遍。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次累,每次都耐心的等我弄懂后才放心。
看着母亲掩饰不住但又刻意不表现出来的疲倦,我心疼极了,但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敬意。
当别人问:“你的母亲是干什么工作的?”我总会很骄傲地说:“她是一名班主任!”当别人问:“你的母亲工作那么忙,顾不上管你,你委屈吗?”我总是昂着头,大声地说:“不委屈!”
是啊,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有很多孩子。这样的母亲,怎能不令我心生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