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青铜葵花读后感600字

admin 读后感 2023-09-21 125

这本书是我在某个下雨天看的,没想到这本书的结尾竟应和了这雨天,看的我不禁在双颊上留下了道泪痕,在心中留下了一丝酸楚。那天晚上,我竟然梦见在大麦地的葵花田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让人看了一眼就生起怜爱之心的小女孩。这本书首先把青铜和葵花的关系写的好好,最后到了两人分开的时候就自然的让人流泪了。

本文是曹文轩在2005年写的,它主要讲了男孩青铜,女孩葵花。他们在一个特别的机缘下,让城市女孩葵花与乡村少年青铜成了兄妹一样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嬉戏玩耍,一起冲破种种困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到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苇的尽头,遥望葵花的城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月蝗和大草垛这两章节,在三月蝗里,大麦地经历了一场蝗灾,食物已经所剩无几,可就在这几天里,女孩葵花突然饿晕了,青铜看到后,他为了让葵花吃到肉,不惜等了一天的时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终于捕到一只野鸭子,让葵花吃。可是,嘎鱼一家却认为青铜偷了他家的鸭子,害的青铜被自己的父亲鞭打。青铜为葵花做出了那样的牺牲,真的让我很感动。

在大草垛里,青铜和葵花要分开了,他俩百般不乐意,因为从前经历的一切美好将化为灰烬,在他们以前美好时光的衬托下,离别更加显得悲伤。最后葵花被强行拉到了船上,而青铜再也无法见到葵花。这里的情节让我泪流满面,多么悲伤的离别。最后青铜遥望着葵花离开的方向,不吃不喝三天三夜,在第三天的时候,不能说话的青铜竟然喊出了一声“葵花”。这便是思念的力量啊。

一场大雨过后,我的视线已经变得模糊,过去那段长长的快乐时光似乎瞬间过去……葵花还会回来吗?

所谓文学,就是文字的艺术,是人民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用生活的点点滴滴谱成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栩栩如生地描绘着祖国未来蓝图。

是文学,让我们的生活不再黑白,不再无声,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处处洋溢着情趣和色彩。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历史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侵略法国,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城沦陷,被德国占领。在凶狠残暴的逼迫下,法国人民不得妥协,不得不说德语。外来势力的压迫,使千万祖国人民失去光明,沦为人奴。法国作学家都德写了一篇文章《最后—课》,文中一个法语老师深情似海地告诉同学们:我们可以当亡国奴,可以做奴隶,但不能忘了自己的母语。一年后,法国成功收复失地,母语钥匙般地打开了牢狱之门,打开了人们心灵的枷锁。哦,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用文字记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茫然时,它指南针般地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生活中,难免总有些磕磕绊绊,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一本书就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书中的内容也许就是人们生活的缩影。难过时读一读,或许就能从中自拔解脱出来,获得站起来勇气和信心。书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它不会嫌弃我们,背叛我们。文字情感纯粹圣洁,还富有哲理,是打开心结的一把金钥匙。

文学,丰富我们的生活,是救国之良方,是心灵馨香的鸡汤,是亲密无间的知己……我恍然大悟,这刻,我懂了……

哦,原来这就是文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