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哗哗哗…”,海浪在不停的翻滚,我与父母走在渤海边,努力遥望着大海的边际,但不管怎么努力似乎都看不到边。我们的附近有一个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遗址,日本鬼子在这里建立的集中营,还有我们中国红军在这里建立的炮台。
此时,我位于大连,一个沿海的美丽城市,置身于沙滩上,贪婪的吸允着海的味道,汹涌的海浪声仿佛带我穿越到了那战争的时代,让我结识了当年的一位抗日英雄。
马晓云抗日英雄,曾经担任过八路军渤海总司令,幼时读私塾,喜欢武术,性格豪迈,1924年赴天津参加东北军,屡立战功,升至营副。后返回家乡。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在附近村庄串联有识之士,积极宣传抗日,筹措枪支弹药。“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前夕,他把筹集到的3支手枪和几百块银元交给大哥马耀南带给起义部队。1938年1月19日,日伪军突然包围北旺庄,他被抓到周村宪兵队,备受酷刑毫不屈服,后经邻里保释出狱。不久即组建起抗日武装,仅两个月队伍就发展到500余人。同年4月初,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七支队支队长。7月,七支队整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七团,任团长。1939年初夏,奉命率部插入敌占区,在胶济铁路两侧打击敌人。曾拔掉小周家庄据点,炸坏黑铁山敌人火药仓库,破袭敌人火车站并炸毁铁路路段,给敌人以重创。1940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2年夏,回鲁任清西军分区副司令员,率部在周村处决叛徒,**汉奸,打死匪特,打击了日伪特的嚣张气焰。他注重用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人,使伪军头目赵聿俭率部反正,并恢复了地下交通联络点和情报站。
看着他这些英勇的战绩,一点都不比邱少云,这些让我们铭记的人差,知晓她的人可能不多,但他的这种精神却使人赞颂。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看,古代的英雄们多么伟大!为了能更好地纪念英雄人物,感知他们的英雄事迹,暑假里我们来到了新县寻访。
首先我们到了许世友将军墓。墓前高高耸立的石碑上面刻着“许世友同志之墓“的字样,墓碑后圆形的墓�V里边安放着他的骨灰。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碑前为许将军进香献花,并深深的鞠了一躬,想起当年红军战士们在战场上那般英勇无畏,他们为了祖国拼命奋斗,让人民更幸福,让祖国更强大,而许世友将军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战士,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我不禁在心中为他们的英雄壮举和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喝彩,也对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做出的贡献而表示感激。
接下来我来到了新县的另一个景点——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它座落在秀丽的山城新县东南面,依山傍水,房屋红颜橙瓦,金碧辉煌。进入大门,我走到了第一排展观区。我欣赏着这琳琅满目的装备、武器及战利品,个个令我叹为观止,其中我最难忘的是那两把放在展品架中的土枪,他们都是用铁做的,而那些铁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生了锈,虽然如此它们仍然显得那么精美,它们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们是中华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有力”法器”。接着我们来到了”将军室“,里面分有”大将厅“、”上将厅“和”中将厅“。厅里挂着一张张将军的图片与战绩说明,当我的目光沿着这些将军的脸庞一张张扫描过去时,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才是真正的时代“风流人物”,是万千中国人民的楷模。
短暂的参观活动已经结束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们出生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但是想到那些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身为少先队员的我们更要向他们学习,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智慧把祖国建设的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