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虽然年近八旬,但身体康健,除了种些小麦、玉米等作物,还有很大的一片果园。过去只有苹果和桃子,这几年,爷爷又种了核桃、杏、葡萄等新果树,这样一来,每年果实丰富,硕果累累。
今日回去,爷爷正忙着在院子里铺玉米,玉米已经通过机器打成一粒粒的玉米粒,所以爷爷把这些玉米粒都铺平晾晒,整个院子都金灿灿的,像铺了一块黄金地毯。
因为天气太热,我们在空调屋吃着水果,聊着天,爷爷也不闲着,一会儿去摘些苹果,一会儿又去洗桃子,忙的满头大汗。看我们吃的香,爷爷乐呵呵地笑了。还没说会话,又要出去地里,准备掰些玉米,煮煮吃。
我赶紧和爷爷一起去,玉米地离家很近,一棵棵玉米像绿色的小士兵,笔直地站着,玉米大都已经成熟,每个穗都颗颗饱满,玉米须是棕色的,像小姑娘的马尾辫。爷爷手法娴熟,一会儿就掰了好几个,我也忙学着爷爷的动作,先捏着玉米的中下部,使劲往外一撇,“咔”的一声,玉米掰掉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掰了满满一筐,热的我汗流浃背。
回家后,把玉米外面的几层叶子剥掉,顿时,露出了金黄黄的玉米粒,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爷爷拿出大锅,放了些水,然后放进玉米,开始煮玉米喽!
趁在煮玉米的闲工夫,我们到菜园里摘些菜。虽然平时家里就爷爷奶奶和老奶,但还是种了很多品种的菜。门口的空地和果园边上,都没有让土地闲着,种了时令蔬菜。正值夏季,番茄、辣椒、韭菜可是“当红明星”。一枝看似瘦弱的枝干上,却结出了大小不一的番茄,掐掉一个红彤彤的,手擦一下,便放进嘴里,酸甜的汁瞬间爆了出来,口感棒棒哒。辣椒有红有绿,细细长长的,像小钩子垂在枝叶上,轻轻摆动。
爷爷忙着这块地里摘些辣椒、番茄,那块地里割些韭菜,又不知在哪个角落摘了四个青茄子,一股脑地装进袋子,放到车上,妈妈一说太多,爷爷就摆摆手,“不多,赶紧吃,下次回来花生该熟了,还有核桃也差不多了!”
看着车里满满的菜和水果,我们心里暖暖的,这代表着爷爷奶奶给我们的爱和关怀。离别时,他们隔着车窗又絮叨几句。每次车走远时,我回头看见他们总是站在原地,久久看着,身影越来越小,我心里酸酸的,离别总让人心里伤感,希望能常回来陪伴他们!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阳光的沐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不完的贝壳有时候可能会被大海吞噬,但那颗最闪光的贝壳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这颗贝壳如同我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
那是我第一次用宣纸练书法。事情发生在前不久的一节书法课,那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在毛边纸上练习着书法。可是,老师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我大惊失色。老师想让我们在宣纸上写一件作品,然后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同学们听了以后也纷纷叹气,互相看了看,没有一位同学敢尝试。因为,以前老师就给我们讲过宣纸的特点,宣纸的渗透力非常强,一不小心墨就会在宣纸上浸成一团,所以没有一定的基础最好不要使用宣纸。而且宣纸的价格非常昂贵,我们用的还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张的呢!好的宣纸都得上千,甚至上万,不过那都是给著名的书法家使用。因此老师都是让我们在毛边纸上练习,等到写作品时才让我们使用宣纸。不过以我们现在的水平在宣纸上写书法,真是太难了!现在,让老师让反悔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别无选择硬着头皮用宣纸练书法。
看着老师把一张张宣纸发到我们的面前,心里有一丝忧伤,看着眼前的宣纸却无从下手。老师见此情景就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先让我们在宣纸上把字的轮廓用二勾线描出来。然后用清墨按照二勾线的样子写一遍,等干了就可以使用湛墨按照上次的方法再写一遍,这样一幅作品就大功告成了。这样做的原因是用清墨写后,宣纸就不会吸水了,这样再用湛墨写时也不会浸成一片。大家知道了,就开始纷纷拿起毛笔开始写,而我虽然听懂了老师的意思,但还是有些无从下手。于是,我拿了一张毛边纸开始练习,想把字练熟以后,心里有底了再开始写。只不过我练了一遍又一遍,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眼睁睁看着其他同学完成书法作品,而我还没开始,心里不禁有些难过。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写书法,可是刚拿起毛笔手就情不自禁的抖了起来,可能是因为太紧张了吧!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在宣纸上从容地挥动毛笔。没过一会儿就写完了,虽然说第一遍写得不太好,有的地方都浸了,不过再用湛墨写的时候就能纠正过来了,想必这才是老师让我们写两遍的原因吧!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发现用宣纸写书法其实也并不困难,只要在以前的时间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在宣纸上写书法也会变得容易许多。眨眼间,宣纸就干了,我也要开始写书法了。通过上次的经验,这次我全程都不慌不忙,没有一丝的压迫感。很快就完成了这个作品,比上次写的更好了,相比于其他同学,我可能是写得最好的一个了。老师看了也非常满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缓缓地点了点头,然后二话不说就把我的作品贴到了墙上,让大家随时随地都能看见。
这颗贝壳将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永远也抹不掉,如成长路上的明灯,激励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