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他利用了童话的形式、巧妙地讽刺、幽默的语言讲了同一天出生的两人之间的故事。
在书中,两个主人公的身份天差地别,一位是一出生便举国欢庆的爱德华王子,他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另一位的出生只是给家人徒增烦恼,汤姆从小靠乞讨为生,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位主人公不知不觉交换了身份,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在这过程中,爱德华王子借此了解了英国的社会现实,汤姆也仁慈的对待英国子民。结局是圆满的,爱德华成为了一个仁民爱物的君王,汤姆也成了他的左右臂膀,摆脱了以前痛苦的生活。
合上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看到阶层低微的平民只要稍微做得不和君王之意,便会遭到死刑,我的心情万分沉重,当时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多么恶劣。宫廷的生活极其腐败,与前者相比,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想到这里,我不禁庆幸,在身份或换后的过程中,两个孩子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本质——仁爱。爱德华王子从小在宫廷中娇生惯养,在宫廷外面,他养成的许多坏习惯在磨难中都一一改正,并且了解到了人间的心酸,最终成为了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国王。而贫儿汤姆在财富与权力面前依然能够坚持本质,诚实友善,在当国王的一段时间内,他一直主张仁爱,把国家治理地井井有条。最终当爱德华王子来临之时,他主动将王位还给了爱德华,不贪图享乐。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困难啊!
除此以外,马克·吐温还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了其他人,宽容善良的迈尔斯,以及他阴险邪恶的弟弟;心肠恶毒的约翰,以及仁慈的母亲。书中处处体现善与恶的对比,尊贵与卑微的对比,批判讽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陋现象。
仁爱,是多么重要,人民在这样的生活下,是多么幸福,快乐,安康。我庆幸他们遇到了汤姆和爱德华这样内心充满仁爱的人。
在我妈妈朋友圈里,有这样一张照片,一个五短身材,衣着夸张,留着现今最流行的鸡冠头,戴着巨大的墨镜,这样一个外表浮夸的男青年正蹲在地上,只要你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整张照片是那么的不协调,因为他正用有着纹身右手臂用力地擦拭着地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那天说起……
那天,妈妈带我去上海市区吃饭,市区交通拥堵,所以妈妈决定坐轻轨去,我们来到嘉定北站,正值下班高峰,地铁上人满为患,比较幸运,我们都坐到了位子,我与妈妈并排坐着,我四处打量着,车厢里站满了上班族,都一脸倦意,每个人都低着头,专注地盯着自己手上的手机,车厢微微地颤动着,他们的身体也随着车厢微微振动,但都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这时嘉定西站到了,几个人急匆匆走入车厢,只见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上车了,他一手拿着一包豆浆,一手拿着一个肉包子,他喝一会喝喝豆浆,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一会又大口大口地咬着包子,哇!一股难闻的大蒜味!满嘴的油,包子里的油还顺着他的手臂滴滴答答往下流,突然轻轨开动了,那包子里的肉馅啪嗒一声掉在了轻轨的地板上,我皱起了眉头,这人实在太不文明了!
这时嘉定新城站到了,走上来一个年轻人,这人留着现今最流行的鸡冠头,橙色T恤衫,花裤子,夸张的墨镜,还有纹身和耳钉,我又皱起了眉头,我最不喜欢这种打扮的人了,突然这个潮男不小心踩到了那个肉馅,啪地一下摔了个狗啃泥,我心想,这人看起来不好惹,一场恶战即将开始!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潮男不吵也不闹,他从地上爬了起来,拿出一块纸巾把肉馅包了起来,轻轻地捏在了手里,又拿出一张纸巾用力地在地上擦拭,瞬间,在我心里,这人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他的穿着打扮也变得柔和起来,他的行为是多么高尚啊!我真不该以貌取人!我拿起妈妈手机把这感人的一幕拍了下来,发到了她的朋友圈,上面写着:为文明点赞!
真希望这样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这样的文明行为越来越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