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班里来了个新同学,有人说他是男生,有人说他是学霸,还有人说他是个可爱的人……我对新同学也好奇了起来。
上课了,老师跟我们说:“不论新同学是谁,无论他跟谁坐,都要友好对待!”说完就传来开门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喜羊羊。老师叫喜羊羊找一个位置坐下,我左看右看,发现只有我旁边有空位,我再向前一看,喜羊羊已经走过来了。它坐下后老师就开始上课,我一直看着喜羊羊的起能银棒,老师讲课讲到一半,就来了一个突击考,让我措手不及,我有几道题不会,所以我看喜羊羊的试卷,没想到它告老师,害得我得了0分,还要叫家长。
下课了,让喜羊羊把铃铛拿给我玩一下,可它告诉我要比三次赛,我比赢了两次它就给我玩。
第一次比跑步,我自知自己跑不过,所以穿上了我的黑科技,“三、二、一,开始!”我故意让它先跑,它跑到了一半我才开始。刹那间,我已到达终点。第二次比吃草,我可不吃这个,所以喜羊羊赢了。第三次比跳远,我再次穿上了黑科技,我又故意让它多跳半米,我使劲一跳,跳出了沙坑,所以我又赢了。因为我赢了两次,所以它把铃铛给我玩。
我才玩了一分钟,没想到它就一直在动,喜羊羊告诉我羊村有危险,它就拿回了铃铛跑了回去,我依依不舍地和它告别。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轨道,失去了色彩。
我默默叹息:出一个厦门岛,为了一个清明扫墓,竟堵车堵了一个半小时。看着前方红灯一片,汽车在缓慢的蠕动着,这是一条由车尾灯铺成的无边无际的漫漫长路。
灯是什么?是古时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如今却沦为我在高速路上的无限绝望。我随着汽车在座位上蠕动着,无所事事,看着一片片堵车的红色灯海。我的心更加浮躁了。我问妈妈:“我们按这样走下去,何时才能到达?”妈妈平静地回答:“反正目的地我们已经定下了,就这样平静的走吧,总能到家吧。”妈妈半倚在座椅上,眯缝着眼,似乎眼前刺眼的红灯与她无关。我也学着她慢慢地倚靠着座椅,双眼凝望着窗外的车尾灯,静静发呆,思绪渐渐飞扬……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有志青年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考试,做着入京赶考的最后复习。每个清晨他随鸡鸣而起,望着一片漆黑的原野,他长吸一口气,点上一支烛,提起手中笔疾书,为了证明自己、实现志向,他细心阅读那一本本可倒背如流的书,一次次重新品味,一遍遍对自己的心中光明不懈追求。那灯下,是他对自己志向的负责和对未来的期许。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佩剑文人”辛弃疾在灯下无时无刻不希望着自己能够杀上战场,远赴边疆。深夜酒醉,一个人独自身处帐外,借着灯火,看着自己那寒气逼人的宝剑,想象着自己明日能立下不世之功。也许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但确实是多么雄壮!那光明的号角激荡在他自己的梦中。那灯下,是他心中对立下战功的渴望和自己雄心壮志。
前方依旧是灯海一片,车流却在缓缓前行,我的心也不再那么躁动了。
“何时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身在他乡蜀地,将所有的乡愁与对团聚的美好向往共同置身于其贵如千金的家书上,想象着与妻子挑灯夜谈,述说自己在一个个孤独的夜里的所思所想,多么美好的向往啊!那巴山夜雨,化作了那一点一滴的思念,铺亮了他还乡之路。那灯下,是他对亲人的浓浓真情。
我的心慢慢澄净,不再那么焦躁了。慎终追远,清明节扫墓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表达的是对已逝亲人的哀思。堵点车又算什么呢?
前方仍是汽车组成的洪流。而我却明白了:达成一个目标并不总是顺顺利利一蹴而就的。那天的车灯之所以格外醒目,是因为高速上原是黑暗的。生活也是如此,有风雨才有彩虹。希望是生活中永不熄灭的明灯,我们只要保持对于光明的向往,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初心不改,总能到达。
那夜耀眼的汽车尾灯,照亮的是我前进的道路。那灯下,是我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