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七十周岁的生日,一个全国人民都牢记在心的日子。九点五十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等待观看庆典盛况。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阳光普照着大地,让北京天安门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天安门城楼前挂着毛泽东主席的肖像,只见他注视着整个天安门广场,面带微笑好像也在为祖国的生日庆祝,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祝福。观众们已陆续入座,各个方队已到达指定位置,整齐地列队等候检阅。这时天安门城楼上的大门一开,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登上主席台。只见国家总理李克强作为主持人,用强有力的的声音宣布大典开始。首先,习主席代表党中央做了重要讲话,祝福祖国成立七十周年。铿锵有力的声音让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我无比兴奋与激动。
最激动人心的阅兵式开始了。首先六十名标兵正步走出,他们身着深绿色的制服好似那坚韧不拔的松树,只见他们昂首挺胸沿着直线一毫不差的走到自己的位置,炯炯有神的目光,英姿飒爽的步伐,无不显示出中国军人的风范。最振奋人心的还是方队检阅这一环节,每个方队的士兵手握钢枪,昂首挺胸一齐看向主席台,习主席向他们热情地挥手示意,更让受阅士兵感到荣幸。他们的面貌英俊潇洒,他们的步伐铿锵有力,他们的口号响彻天空,他们挥洒了自己的一腔报国志,无论是横看还是竖看都是整整齐齐,这么强的节奏感,让我心情激荡。解放军的叔叔阿姨们在天安门接受领导的检阅、接受人民的检阅、接受世界的检阅,这是多么骄傲而又自豪的事情呀!
我看完阅兵后深有感触,如果没有这些解放军们的誓死守护,就没有我们安宁和平的学习环境,是祖国的强大,才使我们不受别人欺负,解放军是铮铮铁汉,阳光照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我想起一位军人说过:“在国外遇到危险,请不要慌张害怕,因为你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时刻保护着你!”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想到这儿我不禁地说:“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在历史的版图上,有一个令我们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地方。它如同一只昂首高吭的雄鸡,傲然地伫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哪怕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霜,它依然壮美。它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曾经有一个人,他只是一介书生,却能够在历史中永存,全靠他那不朽的文采与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他便是屈原。虽然这个国家里有着令他悲痛的回忆,但他依旧不改初心,心里始终记着他的国家。在国家灭亡之时,他发出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哀鸣。他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亲眼看着自己心爱的祖国灭亡。他的一生都在爱国,一生都在为祖国咏唱。到最后,江面溅起的水珠仿佛是最后的伴奏,为他心酸的一生画上了句号,同时结束了他那首来自灵魂深处的爱国之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被押往大都刑场的路上,有一位眉清目秀的学者问出了他平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是在哪个方向?”有百姓为他指明了方向,他立刻转向了南方,向他祖国所在的地方跪拜行礼。这一个仪式中,包含着他无法报效祖国的自责与祖国灭亡的悲痛,但他面上却未显,结束后,他依然从容,对着行刑的人说“我的事结束了,开始吧。”就算赴死,他也从不曾惧怕埋怨过,因为比起自己的生命,他更加在意自己的祖国,既然祖国已经逃不过灭亡的命运了,那他留着这条命苟延残喘的活着又有何用?卑微的活着,不如壮烈的死去,他只是死了,却没有被打倒,他的足迹永远地留在了历史里,他的精神依旧如星辰般耀眼!他就是文天祥。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强大的祖国。他们将祖国当成了自己的爱人,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信仰,正因如此,他们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伟人,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不仅是古时候有人爱国,在现世也有不少人学习前辈们的爱国精神,因为他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的生活改善了不少。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70年了,在这70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我们的交通方式只有走路或自行车,但随着祖国的发展,现在的大马路上随处可见汽车。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了,房子也由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土坑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这都是通过一代代人的拼搏,用汗水与鲜血铸成的。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我们国家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毛主席爷爷的《沁园春·雪》中说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过去的人不可能再回来了,想要祖国持续发展为强国,还需要我们这一辈的努力奋斗,“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努力向老一辈的人学习,将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宏亮的声音再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