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吃螃蟹作文1000字

admin 初二作文 2023-09-21 80

从我出生到长大,都与大海息息相关,因此也就偏爱吃海鲜。其中,最爱的是螃蟹。

刚捕捞上来的大海蟹,用来清蒸,最不辜负它的原汁原味。还在微微活动的螃蟹被一个一个送进锅里,不过一会儿就开始冒出热气,香味瞬间充溢整个厨房,再迅速延伸到整个家中。待到它们卧在白色的瓷盘中时,已经变成了喜庆的橙红色,毫不掩饰地宣誓自己的鲜美。这个时候,先吃中心的蟹头,无非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的父亲擅长蒸蟹。他总能在集市上找到最好的四只大海蟹,然后以最佳的火候“款待”它们。每个周末,总有一餐蒸螃蟹。我和妈妈、妹妹早早地趴在木桌前,兴奋地看着四只肥大的红螃蟹像一家人一样簇拥在一起,然后迫不及待地撬开螃蟹的大壳子,为的是能够及时吮吸到甜热如蜜的蟹黄。除了蟹黄,更令我们期待的,是寻找藏在蟹黄里的一块称之为“红膏”的宝石状物体。它和蟹黄不同,有着略微坚硬的特殊口感,颜色又是深红色,仿佛收纳了螃蟹的所有精华。不过这种红膏较为少见,只有运气好才能够吃到。所以在我们家,吃到红膏的人便是这一周的“幸运儿”,可以得意上一整天。不过有趣的是,即使这个“幸运儿”是最小最幼稚的妹妹,她也会把这份幸运分享给每个人。

吮完硕大的蟹脑,接下来,就要进入吃蟹中最为烦琐的步骤——吃蟹腿。这不仅考验食客的耐心,更需要一定的技术。不然,休想完整地吃到这些藏匿在精细盔甲中鲜味十足的蟹肉。你需要将蟹腿一只一只和身体分离,然后专注地掰断小小的关节部分,使美味的通道敞开。用筷子粗拙地挑出蟹肉的一定是外行人,真正的专家,应该直接含住蟹腿的一端,轻轻一吸,完整的蟹肉便跳到了你的舌尖,弹牙的肉质会让你欲罢不能。别看这样,从内陆来的食客,必定需要练上好几顿,才能彻底掌握这门功夫的精髓。

每到寒暑假,在老家的外婆都会擦净自己的大铁锅,叫上河里青色的小螃蟹,一起等候我们的到来。小河蟹们离开清澈的河水,与葱苗、大蒜赴约,伴着熊熊大火在舞台上跳跃。在热水沸腾的声音和扑鼻的酱油香气中,我们回来了!外婆笑盈盈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外婆总是坐在餐桌旁,一边和妈妈聊天,一边看着累了一天的我们狼吞虎咽地吃螃蟹。河蟹坚硬的外壳和小巧的身躯最能考验我们的吃蟹技术。外婆看我们熟练地吸出蟹腿里的嫩肉,一点不浪费她的劳动成果,总会不停地说:“螃蟹吃得越来越好了,又长大了。”然后用瘦弱而充满温度的手抚摸我们沾着酱汁的嘴角。

整只螃蟹吃完了,并不代表着这一场战役就此结束。螃蟹们留下来的汁水,更是容纳了海洋所有的美味,需要用所有有关“鲜”的词来形容,才能让别人体味其中的一点点奥妙。

在海边土生土长的大家族,最能理解这份奥妙的重要性,而他们擅长的,就是把它无限地扩大,做成一碗浓浓的螃蟹汤。无论逢年过节有什么好事,这个大家族总会凑在一起,在红色的大圆桌上围成一圈,瓜分各家贤惠妻子们炖好的螃蟹。但谁都知道,这顿晚宴最大的点睛之笔,在于最后那碗不再烫嘴但余温尚存的螃蟹汤。一家老小兄弟姐妹凑在一起,聊着只属于自己的话题,吃着只属于自己的食物。有些时候,年轻的儿女会带一些陌生朴实的面孔回来,但只要你坐在这个桌子上,只要你同样有一颗热衷这份美味的心,就都不是外人,就都可以享受这这份永不熄灭的温暖。

螃蟹,从海洋与河流中来,跳进每个中国地域的厨房里,爬到每个中国家庭的餐桌上,走向每个中国人的舌尖与心灵,成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使是同一种食材,在同一个国度,也可以变化为不同的美味,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今天,整理书柜时,偶然从里面拿出一张布满尘埃,已有些发黄的照片。轻轻擦拭,浮现出了我小时候在扁食店吃得不亦乐乎的模样,思绪带着我回到了十年前。

十年前

“妈妈,我们去吃扁食吧!好久没吃了!”我一脸憧憬地望着妈妈。

“你这孩子……”妈妈无奈地说道,“上周才去的。好吧!”

“太好了!”我拉着妈妈跑下了楼。

我们住在一个旧小区,扁食摊就在小区旁,是一位老伯伯在经营。“伯伯,两碗扁食!”“好咧!”

妈妈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耐心地等待,我则站在一旁观看伯伯煮扁食,当然不是为了监督,我只是想看看煮扁食的过程。

只见老伯伯熟练地将扁食放在一个大网勺里,放入沸腾的热水里。锅中一阵翻滚,“嘭嘭嘭”地响,老伯伯快速将扁食“甩”了起来,然后装进了碗里,撒上少许葱花,白中带绿,诱人极了。

两碗扁食放在了桌上,我馋得不得了,但扁食热乎乎的,碗也很烫,怎么办?我不由得灵机一动,勺起一块扁食,用力地吹气,又迫不及待地一口吞了下去。虽然有些烫嘴,但真是太好吃了!我赞不绝口,又开始吹第二个,逗得老伯伯与妈妈哈哈大笑。妈妈用手机相机拍下了我吃扁食的模样。

吃完后,我并不急着走,而是在一旁观察老伯伯如何包扁食。我趴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望着。

老伯伯左手摊着一张皮,右手飞快地用勺子挖了一勺馅,右手又不紧不慢地按了几下,扁食就包好了。有时候我羡慕极了,央求老伯伯让我包几个。老伯伯同意了,我学刚刚老伯伯的模样,挖了一小勺馅放在皮上,捏了几下,我兴奋地一捏,馅顿时从两边掉了出来,露馅了!我与老伯伯都开怀大笑。

现在

总算放假了!回到家,我重重地放下书包。真是累坏了。摸摸饿瘪了的肚子,想起妈妈出差了,只能去外面吃了!我骑上自行车,踏上了前往旧小区的路。

到了旧小区,这里已经焕然一新了。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小区门口全都是小车,我失落极了。是呀!十年了,那个卖扁食的老伯伯怎么可能还在呢?

我在旧小区里转了转,无意中穿过一条小巷。突然,我停了下来。前方,一个扁食摊静静地摆在两幢楼之间。站在摊子前的是我熟悉的身影。

“老伯伯,两碗扁食。”“好咧!”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开始做这道工序。

我站在他旁边,静静地望着他。他微微一抬头,说:“你可以去坐一下,很快便好。”“没事,我看一下。”我依然那么欣赏老伯伯煮扁食的动作。

扁食煮好了,老伯伯端放在桌上。此时没什么客人了,老伯伯便坐在一旁看报纸。一阵风吹过,吹起了他的白发,他的苍老。

我边吃边和老伯伯聊起了天:“老伯伯,以前我记得您的摊位不在这里呀!”老伯伯布满皱纹的脸抬了起来,说:“没办法,原来的地方汽车多了,污染太大,我这把老骨头可撑不住呀!”听完这话,我默默地低头吃扁食。

吃完离开,我骑在自行车上,有些感触,但不感伤,因为我曾经来过。无论环境怎么变化,老伯伯和他的扁食都曾在我的成长时光中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