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森林经过地球上某些高级生物一次又一次乱砍滥伐之后,已是一片狼藉,再无绿色。小动物们也无家可归,四处流窜。
有一只啄木鸟,名叫“小寻”。一天,小寻在寻找第二个家园的途中,翅膀被人打伤了,只好待在城市的角落养伤。可是,城市里嘈杂的环境、浑浊的空气让小寻几乎活不下去,在兜兜转转、历经生死将近半年的时间,小寻的伤势才渐渐好转并最终恢复了健康。
这次的城市之旅,更坚定了小寻寻找第二个家园的决心。于是,它又开启了寻家之行。飞着飞着,小寻觉得有些不对劲,飞过城市,不就到另一片森林了吗?怎么飞了这么久,一棵树的影子都没见着呢?小寻往低处一瞧,它的心都要碎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可能,这不是真的!小寻使劲地眨眨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它哀叫了起来:“怎么所有森林都被砍伐光了?我答应过妈妈,长大以后要保护森林,要给树木捉虫的!不,不行,我一定要找到树。哪怕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棵小树苗,我也不放弃!”心情悲痛的小寻继续踏上了寻树之路。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寻从未放弃过寻找树木的念头。它几乎飞过了大半个地球,可还是一无所获。小寻渐渐地相信树木已经灭绝了,但心中的执念依然鼓励它继续寻找。
一天傍晚,小寻发现自己又回到最初的那片“森林”,可那里除了树桩还是树桩。突然,眼前闯进一个驼背的人影,身旁似乎还立着一棵“树”。小寻激动不已,跌跌撞撞地俯冲过去……
砍了一辈子树木的老人怔怔地看着正准备给“树”捉虫的小寻,缓缓地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相较于做好当前事的苏珊和将兴趣变成工作的荆青,我更欣赏从事过多类工作的王杰,他在人生中一次次做出选择,在缤纷中前行,感恩里成长。
荆青日复一日地与建筑艺术为伴,设计出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而王杰学会了端茶送水为他人服务,体验油漆工职业的危险与艰辛,通过的士司机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他勇于接受挑战,那些色彩或明或暗,一点一滴地填充着他的世界。
威廉布莱克曾言:“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那些看似微小却不可缺少的岗位中暗藏着别样滋味。景区保洁工人徐道海在清扫垃圾时,感受到了青年志愿者的活力与热情;在十月炽热的阳光中执勤的南京交警,收到一面鲜红的小红旗。也许这些美好的瞬间,是涉足不同领域的王杰有机会体验到的。他的天空因为他的一次次大胆前行而更加广阔,即使无法避免时而的乌云密布,但是晴空万里的精彩等待着他的光临。
苏珊向往着那些美好的假如,可终究没有勇气向音乐迈进。王杰却拥有那份从头再来的勇气,他背起行囊,留给世界的只是背影。
电影《至暗时刻》里有一句话:“没有终局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重要的是继续向前的勇气。”王杰便拥有这样一份信念,人生中的转折与起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轻言放弃。偶像黄景瑜在成名前做过厨师、服务员,没有演戏经验的他最后选择了演员的道路。他们以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的选择,即使没有得到所谓世人认可的成功,但总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惊喜。
“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王杰最令我欣赏的是他那份对生活无尽的热忱与感恩。
马尔克斯曾言:“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倘若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我们会失去生活的意义。脑瘫诗人余秀华写下“不好的一面,是要爱的”的动人诗句,鼓励自己也是鼓励世人,纵使生活虐我千百回,我们仍应感恩它带来的历练与成长,抱着希望努力前行,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
或许王杰缺少那份从一而终的毅力,可是不同于证券圈的风云人物苏珊和精通建筑艺术的荆青这般顶尖人物,他更贴近日常生活中千万个普通人,他们没有十分突出的才华,默默地生活在大千世界里微小的一角。即使成果微乎其微仍不断努力,这何尝不是一种毅力?也许王杰的存在,会燃起他们对梦想、对自己的珍惜和自信,让这个时代的平凡人,也能肯定自己的价值。
“这个时代从来不缺少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真心无畏的人。”《无问西东》启迪我们寻回真心,于缤纷中前行,在感恩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