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鸣啼,新的一天开始了。母亲的“糖衣炮弹”也随机开始了。
早晨。
“起床了,还不起床就迟到了,穿那条牛仔裤,就在床边……”在妈妈的唠叨中,我起床了。
吃早餐的时候妈妈也不放过我,“早餐要吃饱才有精神,多吃一点包子,再喝点水,对了,记得要带杯子。”老妈说话就像竹筒里倒豆子一般,总说不完。
中午。
沥青路上,一个少女垂头丧气。她看了一眼手中的成绩单,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步伐也似乎慢了下来,看着离家越来越近,好像在恐惧些什么。“吱—”,门开了。
“回来了,快过来吃饭!”厨房里传来的是一句温柔的话语,但我却觉得更加不安。
“你平时在干嘛?要你看书是在装样子吧,去书房反思。”一句句刻薄尖酸的话语刺痛了我的心。门外传来了一声声的叹息。
傍晚。
“其实妈妈不是有意要批评你的,你这次实在是考得太差,你发挥了自己平时的水平了吗?”我偏过头去,并不想理睬。
“跟你说话呢,好好听,等会把卷子上的错题改了,等会我来检查。”哎,学生真累。
深夜,只有知了在鸣叫,阳台传来老妈洗衣服的声音。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将入眠的时候,我感觉有一只手抚摸着我的额头,白天的烦恼全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母爱是多言的,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这会是一篇“标新立异”的读后感。
我花了数天时间,草草地看了一遍《月亮与六便士》。在读此书之前,我陆续看到过许多读者对此书的夸赞,大家都夸主人公查理斯是一个执着的艺术天才,为了理想可以付出一切的追梦者。
《月亮与六便士》一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位证券经济人——查理斯原本工作稳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两个孩子,可是他在40岁时忽然想去追寻梦想,当一名画家,于是离开了妻儿去巴黎学画画。经过病痛、饥饿等各种折磨,最后画出了惊世之作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了这个故事,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主人公有妻子孩子,为了理想,忽然抛妻弃子,任人怎么劝说也不回去。我的妈妈也是中年开始学画画的,我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我的妈妈忽然有了要成为画家的“理想”,然后永远地离开这个家去画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也许她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可我却永远没有妈妈了。主人公想当画家可以理解,可是,能不能拜托他早点去当画家,不要等孩子们都需要父亲的时候,他忽然离家出走去当画家?
查理斯病重时,得到了好朋友施特略夫的帮助,为他治病,给他创造条件画画。可是,查理斯做了什么?他对施特略夫破口大骂,说他是“滑稽的小丑”,还夺走了斯特略夫夫人。最后施特略夫为了成全他们,选择了离开。而查理斯呢?他也选择抛弃施特略夫夫人,导致施特略夫夫人自杀,他依然无动于衷。看到这里,我真想找一根大棍子,把这个长着长长的红胡须的、满口“去他妈的”的冷血家伙给狠狠地揍一顿。
后来,他在荒岛上得了麻风病,双目失明……我觉得:活该!
我真的非常不认同这本书。诚然,我敬佩为了理想而努力的勇士,例如居里夫人为了心爱的科研事业呕心沥血,却从未不管不顾自己的孩子;文天祥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了自己妻儿的自由,却着实让人敬佩。查理斯呢?我只觉得他是一个自私、冷酷、绝情的家伙!
让喜欢他的人为他唱赞歌吧,我只想对他翻一个白眼,再吐一口唾沫,恶狠狠地说一句:“呸!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