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曾经有我们学校里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上学期的一天中午,四年级二班的一位同学在踢球的时候,不注意安全,爬上高高的坡坎,不小心在花台的边沿踩滑了,从两米多高的地方摔了下来,撞在了坚硬的水泥墙上,又接着掉在坚硬的蓝球场的水泥地上,头破血流。大家全都吓呆了,有的围着他不知所措,有的吓得哭了起来;有的惊慌失措地四处去找老师。老师来了好几个,他们一看见那位同学脑袋边流淌在地上的鲜血也吓呆了,有的蹲下身子呼唤着他;有的想扶他却不敢动他;有的着急地催促着120赶快过来。几分钟后,救护车呼啸着把他带走了,地上却留下了一大滩触目惊心的鲜血。
第二天一早,校园里到处都在议论着昨天的事。听说昨天的抢救就花了好几万,接下来还要进行好几次手术,不知还要花多少钱。于是学校号召全校师生为他捐款。我一回家就从心爱的存钱罐里取出10元钱。一走进教室就看见大家涌跃地捐款,你一元,他五元……段文佳同学捐了100元。一会儿,我们班就捐了四百多元。全校师生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全都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为他筹集了一大笔钱让他及时得到救治。经过了半学期的治疗,那位同学已经恢复健康,重新回到了校园,又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学习、生活。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正是大家的爱让一位面临生命危险的同学又变得活泼快乐,这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认真的阅读是安静的,一个人的,孤独的,但内心有是在跟作者交流的。
——题记
车水马龙中,川流不息里,觥筹交错间,来来回回多得是孤独的灵魂。《西雅图》中说:“过人生而孤独,这就是世界。”在我眼里孤独分两种,一种是没有享受过繁华世界单纯的孤独,另一种则是经历过悲欢离合后,学会与孤独好好相处。
我更欣赏的是后者,人既然生而孤独。那么我们何尝不可以与孤独好好相处?
喜欢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是孤独的,书籍是心灵的一种寄托,阅读能给心灵带来愉悦,而所谓的阅读是我们的另一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余华在《活者》里提到过:“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的语言里充满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读了余华的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这个世界总是让人无能为力,我们哭泣沮丧、绝望,可我们还是不服输的活着,因为我们都清楚的知道总有一天我们可以一个人把所有的苦难都尝完。”
人生本就是一次充满辛酸苦辣的阅读,每一个能忍受孤独的人,都经历过一段害怕孤独的时光。
阅读,是一束阳光,可以照亮黑暗,使人生走出逆境;阅读,是知识的海洋,只等你去驶向它,尽享受大海的欢乐;阅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知识的乐库,让你迈进了拥有无限乐趣的知识王国。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是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机阅读代替了翻书,少了很多阅读的优越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了窗子。”书是一个人思想上的眼睛,若你会迷路,就请你为你的思想带上一副眼镜,这样你才会看清世界。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