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身上有许多标签:爱臭美,贪吃,大嗓门……最要命的就是“话痨”。我每天都要经受妈妈的狂轰乱炸。
有一次,当我在床上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哦!原来是我的话唠妈妈:“都几点啦还在睡,昨天晚上怎么说的啊?你看人家张晴博,早上六点就已经起来背书,每天都悬梁刺股地努力学习,我都让你偷懒了20分钟了,你还不起来,气死我了。早上这么好的时间被你白白浪费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把我从温暖的被窝中拉了出来,心里抱怨道,唉——我的妈妈呀!我刚蒙蒙起来,就被你拉出来进行了一场“口水的洗礼。”只好一慢一慢的下床读书。
正当中午12点的时候,我大汗淋漓的回到家里,我从厨房的门里探了探头心里窃喜,哎哟,今天太阳打西边儿出来啦,难得没��嗦。正当我高兴的时候,不妙的事情发生了。妈妈走出来,见我满头大汗,又开始��嗦:“你看你又跟谁疯玩儿去了,是不是吃雪糕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小女孩家家的不能吃太多凉的……!”
到了下午,我赶忙跑到书房,奋笔疾书的写了起来,当妈妈检查完,生气地推门而入,把书重重的扔在桌子上大声训斥:“你看你写的字跟鬼画符似的,下次再写成这样重写。再看看你写的题,0。5写成5,4。8加12都写错,说出去
一天放学,一个瘦高的“急性子”同学,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钱,匆匆跑着,同时,矮胖的“慢性子”同学,手贴在肚子上,慢悠悠地走着,不一会儿,都走到了砂锅米线店。
两碗热腾腾的米线端上了桌来。“急性子”二话不说,把勺子放在一边,如同老鹰捕食,迅速吃了起来,眼睛死死地盯住面条,手里的筷子不断舞动着,吃时的“咻咻!”似乎盖过大食堂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隔着几座房子都能听见,旁边的人用纸塞住了耳朵,才安稳吃起了米线。没过一会儿,“急性子”嘴里便装满了米线,样子活像一只猴子,一口吞了下去,接着锤了下胸口,便拿起筷子,像用了魔法似的,那滔滔不绝的米线在几分钟内便被一扫而空,这速度跟大胃王可有得一拼。连着吃完,“急性子”随手把钱丢在了桌子上:“谢谢”,说完就跑了。
而在一旁的“慢性子”,树懒般慢悠悠的抽出筷子,鼓起腮帮子,对着米线长呼,过了好几分钟,再用筷子挑上来,吃了一口,似乎吃了仙桃,笑容满面,才不呼气了。接着,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勺子,悠然地将米线挑进筷子里吃起来,不时还喝着汤,加点调料,这情形,可谓是快乐赛神仙,旁边的小伙子望见了,像猴子见人出丑一样,笑哈哈的。过了几小时,“慢性子”才吃饱喝饱,把钱放在桌上,挺着大肚子走了出去。
“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吃法可不一样,你是哪一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