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总是很调皮,也很贪玩,不知道什么是累,更不懂得妈妈的辛苦。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在家里玩耍,妈妈却在家里做家务活。妈妈忙得手忙脚乱,桌子擦完了擦窗子,窗子擦完了打扫房间,累得汗珠子一颗一颗往下掉,没有一点休息时间。
就这样,家里变得干干净净的,可这时已经是晚上了。妈妈又开始做晚饭。忽然,吹来了一股寒风,我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妈妈做好饭,端着菜一摇一晃地走到餐桌前,妈妈的双眼充满了疲惫,然后温柔地对我说:“吃饭吧,妍妍!”我一看到菜就想吐,不想吃。妈妈有点生气的说:“谁叫你又吃零食了?”后来看电视时,我无精打采地躺在沙发上,对妈妈说:“我的头不舒服。”妈妈立马慌了,摸了摸我的脑袋:“天呀,好烫啊,走,去医院。”
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我的手上扎着针,特别不舒服,妈妈害怕我乱动,就这样3个多小时,妈妈一直睁着眼睛盯着我,没有合眼。当输完了液,妈妈的眼圈肿的大大的,黑黑的,走起路来没有了一点力气。这一刻,我的眼里充满了晶莹的泪花……
原来,世上只有妈妈最辛苦,妈妈最好,妈妈的爱最深。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许多,但我喜欢的中国节却是农历十五的元宵节。
我喜欢它的理由是因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灯节。而且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制作一盏自己喜欢的灯带到大街上去瞧瞧别人做的灯笼。
我记得今年的元宵那天早上,因为每年的元宵节有许多的小孩们都会做一盏自己的灯。我便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找到粗细铁丝、竹条等工具。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制作灯,便找来了表哥帮助我。表哥一旁指挥这笨手笨脚的我,时不时地帮帮我。尽管我已经大汗淋漓,可是依旧没有把自己的小灯做好。最终我在两个小时里做完了自己的,我和表哥终于做了一个酷似西瓜的灯(其实我左看右看都觉得不像是个灯是一个涂满了绿色的长方体盒子)。我提起自己的“小西瓜”大摇大摆地走大街上去。我在每个小摊上都能够看见了种种五彩缤纷的灯。我也会经常看看别人的灯,其他人的灯可真漂亮啊!甚至的人做了一个酷似红包的灯,惟妙惟肖。
黑夜慢慢的横贯了整个天空。小朋友们做的灯就得互相碰撞,谁的灯一直能够不熄灭,他做的灯就会有个霸气的称号:灯王。大家都想让自己灯有这个称号,因为自己的灯能够得到这个称号的话,在大街上走路都是大摇大摆、趾高气扬的。大家已经开始碰灯了,我这次一定要让我的灯得到这个称号。经过一番战斗,我成功“杀”进了决赛。决赛到了白热化时候,千钧一发我提起自己的“小西瓜”朝小燕子的“千纸鹤”碰去,只见我的“小西瓜”用自己坚硬的大铁头轻轻松松地撞破“千纸鹤”的小身材。我以胜利者的名利朝小燕子笑了笑,小燕子苦苦的望着我。我提着“大西瓜”回家去给表哥报喜去了。
我最喜欢的元宵节伴随着我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