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一节数学课让我完全改掉了这个习惯,那一次,我尝到了主动举手的甜头。
那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让我们口头来检验一道方程,可是班上完全没有见到同学举手的影子。这下老师可生气了,怒气冲天地说:“昨天才讲过检验方程,才过了一天,怎么今天就不会了呢!”面对老师的怒气还有质问,同学们选择了继续沉默。老师见还是没人举手,就更加生气了:“真的是,昨天讲的方程今天全班人都忘了,如果再没有人举手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全班人都给我带着方程、检验方程写一千遍!”这下全班同学都大惊失色,我也不由得咽了一口口水。
我偷偷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同学们都低垂着头,沉默不语。不用看,我也能想象得到,讲台上老师那铁青的脸。好不容易,赶在老师火山爆发前,我终于鼓起了勇气,慢慢地举起了我的手,不过只是举起矮矮的一截。老师点了我的名字:“彭俊宇,你来回答!”我大胆地把方程的检验说了出来,然后硬着头皮等待着老师的“宣判”,老师大声地说:“彭俊宇说得非常好,大家给他掌声鼓励!”老师刚说完,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下课以后,同学们都围了过来,我被一片夸赞声包围。“彭俊宇,你真牛啊!”“多亏了你,现在我们全班都免了罚抄啊!”“谢谢你,你真是我们的榜样!”……
直到那天晚上,我的脑海里还清晰地记得白天老师表扬、同学夸奖我的场景,我的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
这件事后,我变得大胆了,课堂上总能见到我积极举手的身影,人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了。
人,生来本当知足。
知足是人生一切乐趣之源。当一些人和事到来或发生时,他们让你感到满足,于是你便快乐起来了。常乐好似一朵灿烂的花,她植根于知足的沃土,常乐开花之时,蝶飞莺啼、霞光万里,这便是人生之仙境,美哉。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快乐的。我们出生,证明我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每个母亲在孩子出生的一起刻,心里最期望的是孩子平安健康,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纯洁的灵魂,可爱的面颊和健康的体魄,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而今我们能上学,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便应知足了。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在为一块黑面包你争我抢,有些人一生只洗一次澡,还有些人整日面对的是翻飞的血肉和炽红的炸响。知足常乐吧,至少我们现在好好活着且过得很好。
在古今中外,也有很多知足快乐、淡泊名利之人。
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做出一番大事业,但他生活简朴,倾尽全力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他内无遗帛,外无赢财,他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他曾对草庐中的生活感到知足,于是才有人生中最初的快乐,而那南阳草庐也正是他最终的夙愿。
陶渊明不在意世俗的喧哗,他心中朵朵菊花点缀了悠悠迷蒙的南山,一生恬淡,凭借心远地自偏之心境,远离了尘世之纷扰,也成就了他山水间田园诗派鼻祖之美名,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见,知足方能常乐,而那恬静的生活,也是人生之真谛了。
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走向独立,在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后,华盛顿向追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士们发表了告别演说,表达了自己想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愿望。他放弃了连任两届的机会,解甲归田,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故乡弗农山庄,他知足于美国的解放,也给自己、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快乐。他们知足,也成就了美国民族的精神。
也许有人会说,知足不一定会常乐,人也不总是会知足的,或许人们会认为,知足常乐是麻醉自己的一种方式,是不上进的表现,但无可置疑,知足常乐是人生发展的大势所趋,唯有知足,才会铸造快乐。
守着一点残星,会得到整个星空,星河流转,云雾制热,我心欢愉;守着一点落花,会得到整个园林,火烧海棠,风染天光,我心永乐。知足常乐,知足常乐!
我常告诉自己要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