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你是在做什么,多多少少总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题记
书法课又是一个新的学期。一进教室,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自己练习,准备两周以后的考级。在这种氛围下,再调皮的人估计也会老老实实地坐下,好好地写字。我们先使用毛边纸练习,老师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拿出了长幅的白宣纸来全篇写。我今年由于考级的需要,刚接触行书,写起来还是不太熟练,而行书的考级内容又恰恰很有难度,所以我写起来更是无厘头。我正为这发愁呢,没想到,老师却出乎我们意料地说:“好,先把笔放下,今天讲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为什么出乎意料?那是因为老师已经一个世纪没有给我们讲过课了,上次讲都忘记是什么时候了。我们不禁认真起来。老师缓缓地说道:“已经有好几位同学要考九级,用到行书了,而行书飘逸的笔画较多,而且非常讲究章法形式,比如他的上一个字是‘流’,而流是粗的,紧凑的,那么它就要大一些,稀疏一些……就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一副作品基本的观赏性。还有,连哪里该蘸墨都是有讲究的……
这几句话,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刷新了我对行书甚至书法的认知。原来,书法是在这样不断的对比中诞生的!
”知道了这一点,我每次写字都牢记“因字赋形”这四个字,行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生活中,明白道理不难,难的是发现它;解决问题也不难,难的是举一反三。有一双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眼睛,它会帮你收获很多的!
暑假的一天,烈日炎炎,天气可真热,对于我这个小吃货来说,饭后一根冷饮真是赛过活神仙啊,我正准备在冰箱里拿一根梦龙,一打开冰箱,却发现已经没有梦龙了,呵呵,为了心爱的梦龙,距离也不是问题哦。我只好顶着烈日,准备去楼下买一根了。
“这鬼天气,怎么这么热?”刚一出门,我的脚下就像着了火一样似的。我一路小跑,来到了楼下的小商铺,“唉”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我们那幢楼的楼道长王奶奶,她正弯着腰,低着头,在垃圾桶里捣鼓着什么。“奶奶,这么热的天,您难道在这儿晒太阳吗?”我笑嘻嘻地和王奶奶打了个招呼。“傻孩子,这么热的天,谁还晒太阳啊!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实行垃圾分类,这是大好事呀,可是社区内还有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也有一些年纪大的,不知道该怎么分,我是楼道长,我有责任和义务引导他们。”王奶奶笑着说。
“啪啪啪”,对面突然跑来一个比我小一点的男孩,只见他手里拎着两个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径直向我们跑来,“奶奶,奶奶,您怎么又在呀?”“孩子,奶奶今天没事,所以来做半天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奶奶,我要和你一起做垃圾分类引导员。”小男孩满脸兴奋的说,“真是个乖孩子。”王奶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时,小区里的另一位爷爷来扔垃圾了,“李大爷,刚吃完午饭啊!您这垃圾袋里装的是什么?有没有废电池一类的有害垃圾啊?”李大爷一听,连连点头,“哦,楼道长啊,还真让你说中了呢!这里面有我们吃剩下的剩菜和两节遥控器废电池。”王奶奶也耐心地引导“李大爷,废电池可是有害垃圾呀,纽扣大的电池都能污染600顿的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啊!而你这垃圾是厨余垃圾,来,我帮你把那两节废电池找出来。”只见王奶奶边说边已经迫不及待在垃圾袋里“淘宝”了,“哈哈!奶奶电池在这里哦”小男孩眼睛尖,一下子就发现了。“是呀,奶奶说的对,我们老师也讲过电池的危害。”“好的,谢谢王奶奶了,我以后一定会注意,我也会转告小区里的其他居民”。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竟然把梦龙也忘记了,也加入了他们的引导队伍。26栋的严奶奶,34栋的曹爷爷,56栋的陈大伯……陆陆续续过来倒垃圾。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看着这些垃圾宝宝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时,太阳公公、王奶奶、小男孩和我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知了似乎也叫得更欢了。
一天天过去了,小区里的居民们渐渐地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每当我晚饭后散步路过那个街道路口的垃圾箱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回头看一下,偶尔还会看到王奶奶的身影,或忙碌,或等待,或耐心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