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二完小坐落在昭阳公园旁边。
一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就可以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两栋四层楼的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课桌。现在四、五、六年级的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有了多媒体,老师们上课就不会那么辛苦了。通过多媒体,学生们可以看到色彩缤纷的图片,好看的电影,还可以听音乐,甚至还可以学跳舞。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室也能早一点装上多媒体。
每栋教学楼前面都有草坪和花坛。春天一到,小草便钻出了地面,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花坛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有金黄的迎春花,有洁白如玉的栀子花,还有红红的杜鹃花……
我最喜欢栀子花了。它的花期有半年时间。花开时,整个校园都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沿着中间的大道一直向南走,来到了高大的科教楼。我最喜欢科教楼里的校园图书店。我一有空就会去书店里看看书。它让我学到了课堂里没有的知识。
沿着科教楼往东走,来到了一个小小的运动场。它虽然很小,却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我们在这里做游戏、跑步、跳绳。听说在校园的西边将要修建一个大型的足球场。我多么希望能够早点修建好。
沿着操场向东北方向走,来到我们干净的食堂。我们在学校里吃的饭菜,都是有食堂提供的。虽然比不上家里的饭菜香,但是比外面卖的饭菜干净多了!
食堂的上面是礼堂,学校的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我还在这里入过队,表演过舞蹈呢!
我真希望能把我们学校建设得更好!
案头的一本新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墨香中有悠远的生命、深邃的思想、广博的智慧、灿烂的文化。闻着幽幽的墨香,想起与父亲的共读时光。
我自小就爱看书,一两岁时,能捧着认字卡片一动不动的看好半天。听母亲说,我最爱的读书场所是洗手间。拽着本书进去,非等人催了才肯出来。对于表弟表妹一生气就胡乱撕书的行为,我也是打心里头鄙弃。所有我爱看的书都是一尘不染,光亮整洁。仿佛刚刚开封,还能嗅到新新的油墨味儿。
最爱陪着女儿读书的是父亲。他敏于行,讷于言,不擅长表达的他常借故事来与我对话。有时,父亲化身白胡子圣诞老爷爷,扛着大麻布袋,准点出现在炉火旁。有时,父亲又是勇敢的骑士,英勇冲锋,所向披靡。
太阳偏西,母亲打开房门,看见的是已经熟睡的父女俩。
渐渐大了,我对于书更是痴迷,竟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
春天,微风吹拂,鸟鸣枝头,窗前绿荫,鸟语花香伴书香,一片天籁。
夏天,新竹压檐,白天门窗大敞,夜晚流萤入室,无声胜有声,仿佛有瑶琴一曲,吹得心中一片清凉。
秋天,落叶飘飘,蟋蟀声声,赏一轮明月,看霜月漫天。
冬天,雪打门窗,一炉炭火一壶茶,数点梅花天地间。
父亲照例是爱陪我读书,甚至到了与我抢书的地步。母亲买回来一本《苏东坡传》,父亲先下手为强,抢走了这宝物。自此,家中常上演“争书大战”。
父亲和我常挽手漫步于图书馆,访一处灯火懒懒的地方,任时针缓缓地滴答。父亲在《楚辞》、《周易》的世界里徘徊,徜徉;我则在《唐诗》、《宋词》中低吟,浅唱。父亲与罗兰交流《寂寞的情感》,与苏轼共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则听李清照道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人生悲苦;心随三毛穿越撒哈拉沙漠……偶一抬头,父女的目光似灵犀的薪火,总照亮彼此心灵的殿堂。
访一人影稀少地,问一灯火阑珊处。最是书香能致远,书伴着静心如水的我,在平淡的日子里尝人生百味。
我深知,自己能有一点舞文弄墨的爱好,皆因有父亲,皆因有书香气伴我成长。
最暖的,是那段共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