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爱是生日时送你一件最喜欢的生日礼物吗?爱是在平常请你吃一顿大餐吗?是……但爱必须要大事才能表达吗?难道小事就不能表达爱吗?
这天,妈妈问我:“我们中午吃什么饭啊?”
“米饭,我们中午吃米饭。”
“好,咱们中午就吃米饭”说着,妈妈就开始做米饭了。
看着妈妈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厨房,她首先拿了一个盆,然后舀了一点米,之后熟练地淘了淘米,再把米放到锅里,最后放一点水,扭上开关,ok,整个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点含糊。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米饭就出锅了,你看那米饭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玉石,白白胖胖,吸引着我的味蕾,我拌上菜开始狼吞虎咽,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吃完。
下午,妈妈又问我吃什么,我又嚷嚷着要吃米饭,妈妈只好给我做了,还是那几个动作,不一会儿,米饭就做好了。
看着面前的米饭,我马上开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我忽然看到了妈妈的那碗米饭,黄黄的,干干的,没有一丝食欲,感觉咽也咽不下去。
我对妈妈说:“可以让我尝一下你那碗吗?”妈妈停顿了一下,好像不愿给我,但还是给我了,我尝了一口,顿时喉咙哽咽——这,就是我上午剩的饭啊!
其实,小事也可以表达爱,就像这碗米饭,里面包含了浓浓的母爱。
有的人从阳光的沐浴中得到快乐,有的人从书本的陶治中得到快乐,而我,从一次朗读比赛中得到了快乐!
瞧!不远处走来了一个身材纤细,身着旗袍的女人,她看上去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但笑起来时却好似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就是我的语文老师——余老师。
上个学期,学校举行“谷雨好声音”诵读比赛,余老师经过层层选拔,决定让我担任此次朗读比赛的领读员,我心里既激动又害怕,之所以激动,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领读的角色,可因缺乏经验,又害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角色。
余老师为了让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为我们精心设计朗诵方案,当我拿到朗诵稿时,我惊呆了,稿子很长、内容很丰富:《少年中国说》和《沁园春。雪》两首诗的原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节奏划分、重音、男女生合作方式……甚至连肢体语言的辅助设计都补充在相应诗句的括号里面。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得第一名,余老师那么仔细、认真,我不能辜负余老师!我一定要刻苦练习,争取拿到第一名,为老师争光、为班级争光!
一天,余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进行单独指导,老师认真倾听我朗读的每一个字,温和地对我说:“‘恶!是何言!是何言!'读这句时,你的脸上要充满悲痛、愤恨!‘少年强则国强'不能用一种语调,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结尾‘美哉,我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要读出对少年中国的赞美……”余老师一边说,一边在我的稿子上写上建议。随后余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示范,我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四十分钟过去了,我看着稿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心里不觉想到:余老师真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好老师啊!我一定要争气!
可不巧的是,余老师在比赛前几天做了种牙手术,不方便发声说话,请假在家休息,同学们都议论纷纷:“余老师不能继续指导我们朗读了,我们还没排练完整,再过两天就要比赛了,可怎么办呀?”正当大家焦急不安时,余老师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她戴着口罩,眼睛浮肿,一会儿在黑板上写朗读要领,一会儿用肢体语言提示我们,一会又激动得想要张嘴做示范,当同学没有正确领会她的意思时,她干脆拿下口罩,只见老师嘴唇、鼻子、脸都严重肿胀,我鼻子一酸:余老师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啊!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让余老师失望!
比赛当天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抱着必胜的决心来到操场,快轮到我们了,余老师眉头紧锁,把我们叫到她身边继续指导我们朗读,并叮嘱我们:“上台不要紧张,正常发挥就行了。”当我们上台时,余老师在台下用优美动人的肢体语言全程指导着我们,表演完后,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第二天,余老师来到教室,同学们屏住了呼吸,老师欣喜地宣布:“这次诵读比赛咱们班得了一等奖第一名!老师为你们喝彩!”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有的欢呼雀跃,有的喜极而泣,还有的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快乐,因为我很幸运!遇见了一个尽心尽职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