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长着三角形的脸,一双雪亮锐利的眼睛,有一身棕色的皮毛,两条短短的前肢和强健有力的后腿。最独特的是�D�D我妈妈的腹部有只又大又宽的“口袋”,我从一出生就要躲在这温暖舒适的口袋里生活……说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猜出我是谁了吧。没错,我就是你们经常提及的人见人爱的小袋鼠。
我们的妈妈每年生殖一至两次,一般每胎产四个仔仔。我出生的时候非常小,大约是一粒花生米那么大。因为我们都是早产儿,所以我们出生后就进妈妈的育儿袋里呆上六七个月,但最后能存活的可能只有两只,另外两只因为营养不足而死去,现在我突然觉得我能活下来是多么幸运啊。我们会跟在父母的身边生活几年,经过妈妈几年的精心抚养,我的身高已达一点六米,体重有五十多公斤。我们的家族主要是以食草为生,有的亲戚也吃树叶或小树芽。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部分地区,离中国的小朋友有点远。
我们大多数是在夜间出来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的。我们喜欢在广阔的土地上跳跃前行。这一本领,在动物家族里可以算得上是名列前茅,每小时可达五十公里以上!在我的全身中,最厉害的就是我那条又粗又长,长满肌肉的尾巴,它既能在我休息时当拐杖支撑身体,又能在我跳跃时起到平衡作用,使我跳的更快更远,同时帮我防御敌人,正所谓:尾巴一扫,天敌吓跑。
我们最引以为傲的,除了自己是哺乳动物中的跳高、跳远冠军外,我们还是澳洲的象征物。我们分别出现在澳洲的国徽和货币图等图案上,是因为我们袋鼠永远只会往前跳,希望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有着永往直前的精神。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更加喜欢我了吧!那就欢迎来澳大利亚找我喔,BYE-BYE……
沏一壶香茗,捧一卷书简,一阵清香随风徜徉。从唐诗,到宋词;从《红楼》,到《西厢》;从《围城》,归于《简爱》。我始终漫步在书的海洋,踱步几载,蓦然回首,唯有那份对书的痴迷不改。
儿时,只会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或许那时我根本不知它的含义,不知谪仙对故乡的情感,只是觉得朗朗上口罢了。但当我如今颂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时,心中又别有一番滋味,仿佛是看到了客居他乡,漂泊四海的游子,听到了他们对于故乡的执念。狐死尚首丘,又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呢?
这份情,我在画中看不见,只有一缕墨香,能带给对家乡的思念。
从前,每每看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时,浮现在我脑海中的,不过是追名逐利的愚忠之人谄媚之作,哪里有什么豪情壮志?可现在,我一看见“铁马冰河入梦来”,恍若敌军来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那份孤老之人的创作,不仅是成就个人之志,更是了却天下之乱啊!老骥尚志千里,吾辈青年,又怎可顾后而不前行,入黑暗而弃光明呢?
以前,《红楼》于我而言,不过是男女间的情爱,卿卿我我,何谈千古佳作?可如今我翻阅《西厢》,文质彬彬的张生,秀丽脱俗的莺莺,似天作之合,神仙眷侣,如牛郎织女,万世留名。
这份情,我在梦里看不见,只有泛黄书页,留我一份忠与爱。
琴弦勒断,方宏渐与晓芙也走到了终点。与此同时,简爱也离开了庄园。书快翻完了,但属于他们的色彩将永不褪色。
撑一叶扁舟,游遍书海,绕舟的寒江上映着明月,我从这里走过。
你是呼唤雷电的屈原?江水已帮你洗冤,愿你的国殇安眠!
你是抚琴的周瑜?江畔潇潇暮雨,东吴大地蒙你才智安宁。我要向你,道一声珍重!
你是容若?我听见了雪落下的声音!那是你对我的呐喊吗?我听见了!
你又是谁?莫非是培根?我已领悟到读书方法之真谛,谢谢您!
我自楚国来,又随东吴去。遇见了大雪,遇见了你,我的身心皆因你而变,不变的是那份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