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05

走过城市的万千绚丽灯火,我们追求着更体面的生活。走过无人的阴雨小道,才让我明白了生活知足与纯粹的可贵。

雨滴胡乱地拍打着窗户,整个城市被压抑的雨雾覆盖着。我的心情变得烦躁,吃饭没了胃口,奶奶做的饭已对我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无奈地领着我去外面找间餐馆。

我俩撑着伞,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月亮藏在灰黑的云雾里。路灯昏暗,但我俩手中手机方寸间的光亮已足以照亮前方的路。

妈妈在一辆三轮车前停下脚步,三轮车上传来的深沉而又嘹亮的馒头叫卖声替我解除了疑惑。若不是自此前来,我还从未发现这幽暗的屋檐下还有这么一个馒头卖点呢。

“来三个甜馒头。”母亲趁着聊微信的间隙说道。

“好嘞!”男人边答应边从车上的黄色泡沫箱中掏出三个馒头来。我这才借着手机的灯光看清了他的脸,才看清了泡沫箱中还剩着成堆成堆的馒头。

我接过馒头,母亲赶忙扫了钱过去。

“诶,钱付多了。”母亲少打了一个小数点,她总是这样。

母亲只好又转了一次。

“你们是本地人吧”他说。

“是啊。”我抱着热乎的馒头答道。

“本地人多好啊,又有车,又有房,就不用像我似的在这儿卖馒头了。我还指望着有人给我多扫些钱呢,就不用卖到这么晚了。”他苦笑着调侃,眼角的皱纹藏着岁月的痕迹。

我也笑笑,撑起伞就赶忙去吃饭了。

回到家后,我拆开馒头袋子,馒头早已没了余温,这甜甜的馒头尝起来竟似那男人嘴角的笑容一般苦涩。

我们总是在追求着更好的生活,但在城市的角落,总有那么一群人,借着世界所剩的微弱光亮,摸爬滚打着生存。生活的苦涩最终也只成了嘴边的微微一笑。

《活着》中徐福贵的故事,也正如封面上那一抹黑色一般低沉。半生的劳苦最终也不过成了嘴边哼着的歌谣。

我推开窗,月亮从云雾中挣脱,毫不斟酌地向人间洒下片片光亮。不知月光是否也照亮了那个男人和他的三轮车,但至少这月光让我看见了生活中闪烁的知足的可贵。

走过了那辆渺小的三轮车,才明白生活的明朗;走过了坎坷泥泞,才明白生活的繁花似锦;走过了无人小巷,才明白生活的美好与生机。

有一天妈妈在网上买了五十条蚕宝宝。

“哇!好小呀!”我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小蚕非常开心。不过,蚕真的非常的小。前面黑黑的点是它的小嘴,它白白的肚子下面的小脚细长细长的。一共14只脚,我数了数。

蚕是一种很怕冷的生物,所以我们一般听到的蚕都是春蚕。对了,有一句名诗中也提到了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养蚕的时间是春季和夏季,大概要养四十至五十天。它要经历卵---幼虫---成年---茧---蚕蛾,五个过程。

我觉得养蚕并不是很难。首先我们要注意养殖的温度,然后每天都要给它新鲜的桑叶吃,再有就是每天还要按时给它清理卫生。刚开始的时候蚕就像一只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

我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小蚕有没有长大一点。给它们换新的桑叶,看着它们“咔嚓咔嚓”地啃着桑叶,一片新鲜的桑叶很快就被啃得只剩下柄了。不过要是桑叶不够新鲜,它们可就不乐意了,这里嗅嗅,那里爬爬,就是不开口。

看着蚕一天天地长大,我心里很高兴,总想着让它们快点吐丝。科学老师说蚕一生要脱四次皮,大概每一个星期会脱一次,等第四次皮脱完后就会开始吐丝结茧。第一条蚕在第一次脱皮后突然不动也不吃,我还以为它死了呢,后来才知道,那是它的休眠期,可能是脱皮太累了,它需要静养休息。

等到它脱完第四次皮时,就是它快要吐丝的时候了,我连忙叫外婆去拿了一个大箱子过来把它们放进去。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有好多蚕都结茧了,我本来以为蚕的茧应该都是白色的,但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的,这些茧有白色的,有绿色的,淡黄色的,红色的,还有一个是金色的,五颜六色的蚕茧非常漂亮,特别神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蚕茧,忍不住去摸了一下,还是软的。外婆说等它硬了才能拿起来。接下来只需要慢慢地等待蚕茧变成蚕蛾产卵了。

又过了二十天左右,蚕变成飞蛾破蛹而出了,它们下了一些卵以后,不过几天它们的生命就结束了。

这些蚕宝宝带我见证了它们短暂又神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