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制作昆虫标本。
一天,我和爸爸来到野外,完成制作昆虫标本的第一个步骤——捕捉昆虫。这里的昆虫真多啊!有蝴蝶、蜻蜓、蜜蜂……蝴蝶飞得很慢,我轻轻用网一盖就捉住了。看,蜻蜓飞得很低,像直升飞机一样,还会在空中停留。
我认为它像蝴蝶一样好捉,可没有想到,当我拿着网兜扑过去时,它像一架战斗机,“嗖—”的一下就飞得无影无踪了。蜻蜓像在和我捉迷藏似的,一会儿躲在我的身后,一会儿又躲在草丛中。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抓不到它。后来,还是我和爸爸左右夹攻,才捉住了蜻蜓。
当我坐在草地上休息时,一只黄黑相间,翅膀半透明的小蜜蜂从我面前飞过。我就在想:如果把这只蜜蜂放在我的标本里,会有多漂亮啊!于是,我一跃而起,抓起网兜就去捉蜜蜂。
这蜜蜂太狡猾了,它先是站在一棵小草上,但当我把网兜盖过去时,它就飞到一朵花上了,就算我已经网住了它,它也能从网兜的小洞逃出去,还趁我不注意,用针扎了我,我起了一个大包,又红又肿,又疼又痒。唉,捉昆虫一点都不简单,是十分困难的。最后,是爸爸出手相助,才制服了蜜蜂。
我收获满满地回到家,马上把昆虫都制成了标本。
如今,当我翻开这些昆虫标本时,都会想起我捕捉昆虫那天的事,这虽然只是件小事,却让我尝到了捉昆虫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这件事真令我难忘!
又是春节。
陌生食物的味道充斥于四周,灯火阑珊中人头攒动,欢快的人群总能抽出我脑内对年味的记忆。那常常徘徊于我舌尖的年味便是甜粥了。
甜粥总是十分诱人的。紫色的米,甜甜糯糯;粉粉的芋头,粗糙的颗粒与我舌尖交缠;热气忽地扑在我脸上,清香悄悄地溜进我的鼻子里。甜的东西总是小孩们的嗜好,因此甜粥总被我们承包。我们大口大口的吸,一抬头,便能看见藏在腾腾热气中奶奶的笑脸。
除夕深夜里家中的景象一直没有变。小侄子和表弟靠在各自母亲的怀里,听大人们用他们尚不熟悉的家乡话聊天,然后渐渐进入梦乡。接着又被大人们的大笑声给惊醒,不知所措的瞅瞅四周,气恼于不能睡个好觉。不过快到十二点时,他们总是高度紧张,眼睛像老鼠一样滴溜溜的转。终于,奶奶一声“甜粥煮好了”让他们倏地一下站起。胡乱的脚步声和叫唤“给我盛多点”的声音打破了黑夜。
我看着小侄子和表弟,好像看到了我自己。虽然我对儿时过年的记忆只有一星半点,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觉得特别熟悉。好像有个影子跟随着他们,一个小女孩的影子,跟他们一起争斗大碗的甜粥,一起在吸第一口甜粥后咂咂嘴,一起心满意足的与奶奶谈笑。
亦或是,在我们身后笑着喊“这群小家伙”的我的父亲,也有是一个贪吃的小男孩的时候。他可能在一间较为简陋的小屋内,不顾外面有小伙伴在叫唤他去放鞭炮,趴在灶台边看奶奶煮甜粥,盛好了便狼吞虎咽了起来。
我想起以前问过奶奶,除夕夜喝甜粥有什么特殊寓意。我满心期待,结果等来了奶奶一句“没有什么寓意啊,只是从上几辈传承下来,吃着平安而已。大家都保持着这个传统。”我遗憾地走开了,只好在脑内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好的关于甜粥的传说。
原来啊,年味不一定要有寓意,这没有什么遗憾的。它带着祖祖辈辈的祝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要我们好好珍惜它,再传承给下一代,下一代。因此除夕深夜里家中的景象一直没有变,只是人物变了,先是我的父亲,再是我,再是我的表弟和小侄子。这景象被传承下来了,甜粥带来的祝福代代相传。大家都被年味连接在一起了。
这才是关于甜粥的,关于年味的美好传说。
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品尝到这诱人的甜粥,都能领悟,这关于年味的美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