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网

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作文800字

admin 初三作文 2023-09-21 150

渡过那岁月长河,我读懂了你。

冬天的一切都是洁白的,透亮而又无瑕。书柜里花花绿绿的封皮则装点了这件单调又空旷的屋子。你在他们中过分“扎眼”,显得尤其格格不入。那泛黄的纸犹如“吊”在书脊上一般,仿佛轻轻一吹就会碰断似的。

这是最早出版的一本词典。时间吸收走了它书页内的水分,却从未夺走它的分量。仿佛这跨“时代”的交流,没有阻挡我对它的好奇,反而更吸引我去了解你。

这是爷爷的物件,是陪伴了他大半辈子的挚友,爷爷作为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它可有着不少的功劳。我轻轻地翻开词典,一股脑儿涌入脑际的是爷爷历尽千辛万苦的经历。爷爷翻山越岭,风雨无阻,宁愿雨打湿了衣裳,也要捂在心头的是你,爷爷挑灯夜读,尽心尽力地记住每一个字,标标画画的还是你。作为大山里的孩子,爷爷的梦想就是走出那个村庄,看看新天地,爷爷的话回荡在耳边,我仿佛开始慢慢了解你了。

我想起,在七岁那年,我刚步入人生学习的第一阶段。是爷爷送给我的这本词典给予了我力量与信念。爷爷教我认识每一个字,用他粗糙而温暖的大手,指向那一个个陌生的汉字。是爷爷的耐心教我如何解读每一个汉字。

我开始独自探索,在汉字浩瀚的海洋中畅游。爷爷说的没错“这一本书聚集了中华文化的全部精华。”它教会我如何写出汉字,更是让我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这话不错,甲骨文中的“��”字其含义是“军队、人口”。可以理解为:有人口组成军队,由军队来保卫人口,这就是��家。每一个汉字,都有着它独特的含义与故事。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它们,记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生动的汉字时,一定会感叹它们的奇妙。从甲骨文到金文到隶书、楷书,哪一样不值得我们去感叹呢?正是有了中华民族先人的记载,才让我们了解到了汉字的进化历程,文明演变。时时翻开它,走入其中,让我对汉字一点点理解,慢慢地喜欢,进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你不再是文山书海中令人觉得格格不入的一员。你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历程。你不只是一本词典,更是爷爷对我的希望与寄托。更是中华民族永不停歇的文化精神。一笔一划之间,是代代人的传承,是代代人的希望。

我不远万里,穿过岁月长河,走进你;这一刻,我想,我读懂了你。

“新年到,家家户户欢乐多”,每逢春节,便是我最自由的几天,家人对我放松管理,有啥玩啥,无拘无束,简直就像在天堂生活一样,十分得意。

除夕夜,各家都灯火通明,大人在包水饺,孩子们在哪里玩耍,到处是欢乐祥和的氛围。八点钟春晚准点开始,家人们都坐在沙发上或者凳子上,似乎是一年中凑得最齐的时刻。看着一个个节目的演出,大家时而欢笑、时而讨论,把工作和学习都忘到了脑后。一个个节目的播放,使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好像已经达到了一个忘我的境界,可能是因为许多好笑的,引人注目的节目造成的吧。在节目里,有的人在跳舞,有人在唱歌,还有时会有一些朗诵、相声之类口头表演。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应该是那几只小狗的表演了。一会活蹦乱跳,一会一本正经的表演节目。他们的表演,总会令我哈哈大笑。或许因为是狗年,这几只小狗才会感觉令人喜气洋洋吧。在春晚的放映中,大家都有时会抢到一些红包。“啊,抢红包了!”“啊!我抢了59。75……”,在平时大家都很少能够抢到红包,而这一两天可就成了普遍现象。

当看春晚感觉有点“烦”的时候,我们便去放烟花、鞭炮。在我心里,最喜欢的两个便是“火枪筒”和“开天炮”了,手持火枪筒朝向天空,点燃引线,“砰,砰”就会射出一颗颗子弹在天空中爆炸,似乎那黑黑的夜晚都被那火花点亮了。“开天炮”是个威力更大花炮,不但个头大,而且射得高,炸得面积大、声音也更大。我把二个开天炮的芯儿拧在一起,一个长一个短。接着,我就用香点着芯儿一点燃引线,大家都双手捂着耳朵,有的躲在门后,有的躲在树边,有的往屋里躲,就像动物大逃亡一样。突然,乒乓二声二个炮全炸开了,震天动地的响彻云霄。我们男孩轮流放起来,你放个鞭我放个炮,除夕的夜晚鞭炮声声过得真开心,烟花的样式也很多,有线花,有采盘花,有空中报喜,还有群猴闹天宫,放出来的烟花有红的白的有黄的还有绿的……各种颜色都很好看,都把眼睛看花了。

快到12点钟的时候,春晚主持人就开始了倒计时,“10、9、8——3、2、1!”大家齐喊着,当说到1的时候,似乎全国都沸腾了。一首难忘今宵,一句“新年快乐!”全国都在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当回床休息的时候,大脑还处在兴奋之中,想着今晚的事情,迟迟不想睡觉。那放鞭炮、玩游戏、看春晚的场景,总是在我脑海中不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