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力量能唤醒心灵,进而改变自己。”
——美学家蒋勋
阴霾沉沉,笼罩着11月深秋的北京,寒风瑟瑟,狂笑着发起对万物生灵的攻击。而繁忙的中关村大街,车辆熙熙攘攘,唯有远处硕大的霓虹灯广告牌,光影斑驳,变换色彩,企图给这个午后多一丝活力。
补习回家的我,紧裹棉衣,才勉强抵御这强劲的风力,路边的银杏的满树金黄如今只有星星点点,偶有一两片无力飘下,还记得那晚和爸爸一起回家,路灯从满树华丽繁茂的银杏夜间倾斜而下,像是天空的裙摆,惊羡了时光,而现在却败给了时光。在这个寒冬,再美的事物,也会脱下它的盛装吧。
我继续往前走着,红灯闪烁,我驻足而立。而当我转身的一刹那,却被眼前的那片金黄所惊诧!这排整齐的银杏树,打头的那棵,竟然还倔强骄傲地身着那引以为傲的金色战衣,身后的同伴们早已只留下深褐色的枝干无奈苦笑,而他!虽已不是最盛时的灿烂的黄,而是多了一丝橘黄,多多小扇子扇尾有些许蜷曲,条条枝丫,仿佛悬挂着精心设计的彩带,寒风一来,竟开心地舞了起来!
我痴痴地看着,仿佛看到一位战场上叱咤风云站到最后一刻的将军,即使身后战友早已倒下,却仍然傲视天下。又像是一个不知苦为何物的姑娘,在艰辛的岁月嗤嗤地笑着。倏忽间,我似乎来到一片铺满银杏叶的树林,阳光和煦,微风拂面,我坐在那块白色的石头上,捡起脚下最美的叶子夹在书中。
拿起相机,我颤抖地拍下这个瞬间。脚步匆匆的路人不知我在拍什么,顺着方向看去,再又默然离开。我将这张照片分享给自己的同学,却如石沉大海,没有掀起什么涟漪。也许,大家都太忙了,忙于诗书,忙于工作,忙得无暇抬头,看到这位英雄的坚持吧。
但这位英雄,却成为我今冬最为非凡的美丽,给我在这个阴沉的下午多了分夺目的色彩,让我怦然心动,也让我知道,也许墙角的梅花无人欣赏,但她仍努力绽放。
孔明灯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孔子家的灯;有人说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头上的帽子;还有人说它是一顶高级的会飞的厨师帽……今天,我就来揭开谜底。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司马懿困在平阳城里,想给城务的军团通风报信,可是被司马懿的大军团得水泄不通。诸葛亮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做了一顶天灯,在上面写求救信息,然后放飞,被关羽接到了,不久,援军到来,把他救出来。并把司马懿打的落荒而逃。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灯,便叫孔明灯。孔明灯制作并不难,花样还很多。白的、红的、黄的、橙的、带诗词、带图画的,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孔明灯的材料其实很普通:钢圈、线条、蜡块、竹条。做成的灯远远的看起来,还真像一顶彩色的厨师帽。无处是用竹条圈成的一个圈圈,中间有用铁丝卷成的一个土方形,十字下面有一个小圈,是用来装蜡块的,看似简单的构造,发明的时候要花费了多少心思,凝聚了多少智慧。
今晚,我就要去尝试着放飞孔明灯啦,可把我高兴坏了,夜幕降临,天空中出现点点繁星,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来到广场,妈咪递给我一盏孔明灯,我把它撑开,放进蜡块,再把蜡块的四个角用打火机点燃,时机一到我便把它倒翻过来,头朝下,瞬间,瘦巴巴的孔明灯变得圆鼓鼓,我轻捏着它,只见里面熊熊的火焰不断地燃烧着,跳动着像一位正在跳舞的小女孩。火苗呼呼地燃,热气源源不断地充满孔明灯,把灯撑得更鼓,手一松,它便慢慢升起,我双手合十,在天地见证之下许了愿望,听说放孔明灯之时,许下愿望,它会把我们的心思告诉天地,它们会帮助实现的。我站在原地见孔明灯越飞越高心生感慨:诸葛亮你不愧是由今中外最聪明的人之一啊。
望着夜空中闪闪的孔明灯,它和星星融为一体,我凝望天空,想起老师讲过孔明灯的原理。孔明灯内充满热气,因为热气比冷气轻,所以孔明灯会浮上空气中,热气越来越充足,它就会越飞越高。诸葛亮你是智慧的化身。我们得好好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