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精神,而这个精神也支撑着我们去完成某事,实现某个目标。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自己的精神也不相同。有的人一开始有某种精神,由于自身的堕落和时间的推移,这些精神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更不用说支持自己完成某事了。所以要坚持自己的精神,不停地努力奋斗。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自己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总爱问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天上会有云?”“为什么会刮风和下雨?”“为什么……”并且还一直去钻研,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去问大人,有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感觉。
自己在生活中经常问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也不例外。以前,对于老师所讲得问题中有所听不懂的,就会大胆举手提问,甚至下课追着老师跑也要把题目问懂。而现在,由于学的知识越来越多,涉及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有时上课解开一道题目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并且还是绞尽脑汁地想才解开的,所以解开一道题目非常累。老师讲得有听不懂的地方,就干脆放弃不管了,也不管自己有没有听懂,而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对问题总是一知半解,没有深入思考,所以对于很多题型都没有见过,写起来就非常困难,甚至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
对于自己的这种情况,我也想过很多,原因就是由于自己缺乏小时候的那种钻研精神,缺乏了好奇心,所以很多的知识都没有深深的印入自己的脑海,并且自己也越来越懒,缺乏勤奋。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钻研的精神我应该放弃吗?我应该这样堕落吗?我应该自我放弃吗?我应该这样吗?
小桥流水,花香沁人,阳光暖意,知书静心。品味春天,品味春风里那淡淡的书香,才发觉这,就是幸福。
春天是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世间万物都显得欣欣向荣。我来到景色优美的世纪公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美丽的花廊。闻着沁人的花香沿路走去,落花,流水,小桥,青草交相辉映,形成一幅诗意的画卷。
无尽的春色迎面而来,可更让人心动的却是那坐落在柳林深处的小凉亭。热爱阅读的人们欢聚一堂,暖暖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衣衫上,每个人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无法自拔。虽无言,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相连,我的心不禁为之触动。
轻声地走进凉亭中,寻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手持一本《李清照集》,开启一片属于自己的阅读小天地,幸福的意味便在惬意的清风中弥漫开了。
在作者笔下我俨然看到了一位灵秀聪慧,少有才名的女子。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充满着率真与活力。她爱花,爱酒,爱春花秋月。可命运却给她放了一半的幸福,后一半只留下苦涩流离。靖康二年,北宋灭亡。祖国灭亡,丈夫逝世,她在颠沛流离中尝尽了世间的孤独,种种遭遇,怎一个“苦”字了得!起先那绚烂无边的美好,终究淹没于悲凉无奈的西风中。岁月悠悠,如江水流逝,只有文字珠玑让世人铭记。铭记,一位女子的诗性人生,如花一般绚烂。
一片落叶飘落在我的头顶,仿佛在为命运多舛的李清照感到惋惜。杨柳风拂面而来,与春天里淡淡的书香交织在一起,细细品味,陶醉不已。我合上书,只觉内心感到满满的充实。
抬头,迎上了不远处一位老爷爷的目光,他的眼里充满暖意,慈祥的面容在春风的吹拂下越发显得和蔼可亲。只听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趁着年少时光多读点书吧,切莫负了这大好春光。”我来不及细细体会话中的深意,却坚定地向老爷爷点了点头:“嗯。”
时光浮躁,读书洗心,使我们看待这世间的眼睛更澄明。让我们找回阅读初心,感受文字的力量,体会沉浸在纸墨书香中的幸福吧。
沐着阳光,赏着树影,手捧好书,神清气爽。品味春天,品味春风里那淡淡的书香,品味那打动人心的文字中蕴藏着的春红秋恨、阅历万千。如此,安好。
小桥流水,花香沁人,阳光暖意,知书静心。静下心来品味春天,才发觉这,就是幸福,从心而来,与爱同行的幸福。